每個人都是他吃出來的,孩子長成什么樣,全是媽媽喂出來的。可是很多媽媽根本不摸門道,不自覺地走入很多誤區。今天給您帶來嬰幼兒喂養的全攻略,麻麻們好好看看呦! 一、“生命最初1000天” 0-2歲嬰幼兒處于“生命最初1000天”,目前很多專家都非常接受“1000天”的概念。從胎兒到出生后2歲期間,嬰幼兒的生長速度極快,包括腦發育、體格生長和認知、行為的發展。這個時期的營養不僅對嬰幼兒期的影響巨大,也對人體的長期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0-2歲也是嬰幼兒學習“吃”的關鍵時期 0-2歲也是嬰幼兒學習“吃”的關鍵時期。剛出生的新生兒只能被動等待,接受吸吮母乳等流質喂養,而到2歲的幼兒,已經會主動、自主進食,吃自己愿意吃的多樣化的食物。0-2歲間,這一變化是極其巨大的。這種變化一方面與嬰幼兒咀嚼
1、皮蛋 若經常食用,會引起鉛中毒,還會造成身體內鈣質的流失。 2、臭豆腐 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易被微生物污染,揮發大量鹽基氮以及硫化氫等,這些蛋白質分解的腐敗物質,對人體有害。 3、味精 每人每日對味精的攝取量,以不超過六公克為原則。 4、菠 菜 菠菜含有草酸,致食物中鋅與鈣之結合被排出體外,而引起人體鋅與鈣的缺乏。 5、豬肝 一公斤的豬肝含膽固醇高達四百毫克以上,若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嬰幼兒可以適當吃豬肝來補鐵,但不可經常食用。&n
想讓孩子更聰明,那就給他吃這些食物吧.這些健腦食譜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和注意力,讓孩子們在學習生活中表現得更出色! 1.鮭魚 鮭魚肉含有高蛋白質及對神經系統具備保護作用的歐米伽—3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卻較低,含有EPA和DHA,有助于提高腦細胞的活性和增強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是兒童健腦的最佳選擇之一。 2.蛋類 眾所周知,蛋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天然食物中最優良的蛋白質之一。其實它還含有有助于提升記憶力的膽堿。多吃蛋類,會讓孩子更聰明。 3.花生醬 花生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葉酸、鈣、鎂、鋅、鐵、纖維和蛋白質等,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有很大幫助。研究人員建議,花生醬應該與一些含熱量較低的食品,如全麥面包、蔬菜、水果等搭配。 4.全麥制品和糙米 全麥制品和糙米含有豐富維生素B
寶寶愛吃的面包,麻麻親手做出來 成就感滿滿的 制作面包的重點也是在于發酵喲,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都很重要。要掌握好發酵的狀態,一定要注意別發酵過頭。之前做發糕,就有寶媽問我,為什么蒸完后全都塌了,多半就是因為發酵過頭了呢。 吐司面包 配方:高筋面粉250克,酵母2.5克,白糖30克,雞蛋液20克,溫水120ml,黃油25克 烹制方法:烤 參考月齡:12個月以上 難易程度:無難度 提示:適合對文中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 做法 * 1. 準備食材:高筋面粉250克,酵母2.5克,白糖30克,雞蛋液20克,溫水120ml,黃油25克。 PS:這個比例做出來的面團,會有一些粘手,但粘手不算是問題的,面板上鋪一
關山問答是關山老師整理收集媽媽在孩子護理中最常見的2-3個問題,集中起來做以答復。本期主要針對媽媽詢問最多的【寶寶吐奶咋辦】、【乳腺炎發燒了還能喂奶么】、【寶寶體質差喝牛初乳有用么】,這三個問題做一個完整解答,希望能夠幫到更多的寶媽。 問題1 我家寶寶剛滿月。昨天晚上吐奶特嚴重。吐不少的。跟瀑布的。一下都吐出來了。今天下午也吐一回。是怎么回事???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緩解一下?寶寶吐奶一般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由于寶寶的消化系統不完善不所導致的。寶寶消化系統不成熟,胃容量比較小,呈水平狀態,而且幽門的括約肌發育不完善,就會導致吃到胃里的奶水逆流,出現吐奶的現象。 一旦寶寶吃奶太快、太急、太飽、或吸入大量的空氣,吃奶時候太興奮就會立馬出現吐奶的現象??刹扇∪缦路绞骄徑猓?抬高喂奶的姿勢喂奶的時候,媽媽可以把一側手肘部位抬高,讓寶寶睡在自己的
很多剛做爸爸媽媽的年輕夫妻,在面對新生寶寶時往往不知該從哪下手護理。下面,就給您分享一個新生寶寶喂養攻略,幫您更好的護理新生寶寶! 1.最佳開奶時間 寶寶剛出生,第一口奶什么時候喝最合適呢?根據調查顯示,新生兒出生后10—30分鐘是一個敏感期,這個時候新生兒的吸吮反射最強,如果此時沒有得到吸吮的體驗,將會影響以后的吸吮能力。所以,請在寶寶出生的30分鐘內給他喝上你的第一口奶吧! 2.開奶前吃什么? 寶寶嗷嗷待哺,可媽媽卻還沒有奶,怎么辦?這時千萬別急著讓他用奶瓶吃配方奶啊。因為吸奶瓶比吸媽媽的乳房要省力多了,聰明的寶寶一旦吃奶瓶上了癮,造成乳頭混淆,很可能會拒絕吮吸媽媽的乳房。為此,媽媽未開奶前,可以把沖泡好的奶粉或糖開水用小勺子給寶寶喂食?;蛘呤钦{劑一下同產房里其他媽媽的奶水,讓寶寶吃點“百家奶”,過渡一下。 3.正
嬰幼兒補鈣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1、鈣的吸收最重要 鈣的吸收并不是完全按照人們的意愿:補多少,也吸收多少;補得越多,吸收也越多。鈣在胃腸吸收的多少,主要取決于寶寶當時的鈣營養狀況,受到寶寶體內活化維生素D激素、甲狀旁腺激素等物質的調節。 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當維生素D缺乏時,即使補再多的鈣,也不能很好地吸收。維生素D還能抑制腎臟對鈣的排泄和促進舊骨的脫鈣作用。 2、食物補鈣最安全 一般說來,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進食正常的食物,不會引起鈣過量。 母乳、配方奶應是嬰兒首選的補鈣食物。年齡較大一些的寶寶,除奶制品外,還可給予豆制品、蝦皮、魚肉等食物來補充。 寶貝補鈣提案 1、嬰兒是特殊人群,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混合或人工喂養,奶類應是飲食的主體。0——5個月的嬰兒每天對鈣的攝取量為
如何讓寶寶春季長高事半功倍? 影響孩子增高的3大關鍵因素 有助于兒童增高的六大運動 中醫推拿助小兒增高 營養師推薦:有益增高食譜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高高大大的,所以怎么才能讓孩子長得更高就成了很多人都想了解到的問題。 如何讓寶寶春季長高事半功倍? 春季是孩子長個子的黃金季節。大量科學研究證實,兒童生長發育受季節的影響十分顯著。一般說來,春天孩子的身高長得快,春天孩子身高的生長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兒童的生長高峰在4~5月份,低谷在10~11月。 其中,晚上10點前是寶寶長高黃金時期的重中之重。促進孩子長高的一種激素——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在孩子入睡后1個小時才開始分泌,其分泌活動一般從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最為活躍,在這個時間段睡覺,長高效果才最好。 而營養專家提醒
鮮蝦雞蛋卷 原料: 面粉、蛋、西紅柿、蝦仁、番茄醬 做法: 1. 用熱水燙過面粉,筷子攪拌,溫后,揉成團,蓋上濕布,醒面。 2. 西紅柿去皮切丁,雞蛋打成雞蛋液;蝦仁加鹽料酒腌下。 3. 醒好的面,在面板上再反復揉,搓成長條,切成小擠子;取兩個小劑子,揉圓按扁,表面都刷上橄欖油,上下疊在一起,搟成面皮,盡量搟得薄薄的。 4. 平底鍋燒熱,不用放油的,放入搟好的面皮,中小火,表面起泡后翻個,正反面多翻幾下。 5.另取一鍋,放適量油,放入雞蛋炒,盛出;鍋里不放油,直接放入蝦仁,放入西紅柿丁、鹽、番茄醬,加入炒好的雞蛋,拌均勻。 6. 面皮上放炒好的餡料,卷起來即可。 培根卷餅 原料: 面粉、雞蛋、生菜、培根、鹽、黑胡椒
人們通常把消瘦、發育遲緩乃至貧血、缺鈣等營養缺乏性疾病作為判斷寶寶營養不良的指標。這一方法法雖然可靠,但病情發展到這一步,寶寶的健康已經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只能“亡羊補牢”,這顯然不是上策。 其實,寶寶營養狀況滑坡,往往在疾病出現之前,就已有種種信號出現了。 父母若能及時發現這些信號,并采取相應措施,就可將營養不良扼制在"萌芽"狀態。專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以下信號特別值得父母們留心: 一、情緒變化 美國兒科醫生的大量調查研究資料顯示,當寶寶情緒不佳、發生異常變化時,應考慮體內某些營養素缺乏。 1、寶寶郁郁寡歡、反應遲鈍、表情麻木提示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質,應多給寶寶吃一點水產品、肉類、奶制品、畜禽血、蛋黃等高鐵、高蛋白質的食品。 2、寶寶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表明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此時補
什么是科學喂養?0-3歲科學喂養是什么樣的?老話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如果用在教育孩子上不一定對。但是作為小編的我,三天不學,就會落后,那是真的。看看那些老說法是不是前兩年還在這樣說?快一起來看看有什么變化吧。 泌乳,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老說法:為了有充足的乳汁,新媽媽就要各種吃、各種喝。 新說法:新手媽媽不必“壓力山大”。泌乳活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戰斗,而是需要媽媽和寶寶雙方協同完成的過程。 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早開奶、早接觸,才是純母乳喂養成功的法寶。因此,讓寶寶盡早、持續地吸吮乳頭,才有利于刺激乳汁分泌,這是保證成功開奶的關鍵措施。 新生兒盡早吸吮乳頭能夠刺激乳腺、乳暈中的蒙哥馬利腺體分泌寶寶特別敏感的氣味,吸引寶寶通過鼻子的嗅覺以及面頰和口腔的觸覺來尋找和接近乳頭,通過吸吮刺激催乳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
劉敏上小學四年級了,長得一直很瘦弱,每次體檢都不達標,這使父母很焦急。劉敏吃東西偏食、挑食,吃飯僅吃點心,不吃主食,以致營養不良,父母一直想治好他這毛病,就是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偏食,顧名思義就是只對某一類或某一種食物感興趣。譬如有的孩子只吃素菜,而不喜歡吃葷菜;有的孩子就喜歡吃魚,其他一概不吃,等等。 造成孩子偏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家長自己對某種食物特別愛吃,久而久之,小孩隨大人一起偏愛吃這種食物。也有的家庭對孩子十分寵愛,事事處處順著孩子,孩子想吃糖就多給甜食,喜歡吃糕點則不引導吃肉類和蔬菜,時間長了就形成偏食。還有的父母想使孩子長得快,采取強迫進食的辦法,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出現嘔吐、拒食、厭食、不愛吃某類食物。凡此種種,都會使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 孩子一旦形成偏食,對他的身體健康發育是很有危害的。眾所周知,人體發育和
厭奶有原因 正常新生兒,在剛出生的前2個月,吃奶通常很專注。餓了就哭,飽了就睡,體重快速增加。但是,到了3個月之后,大部分寶寶開始不再一鼓作氣地吃奶,而是吃吃停停,有時還唧唧咕咕發出聲音。醫學上稱四五個月寶寶的這種暫時的厭奶狀況為“生理性厭食期”。 它的特征是孩子正常發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暫時減少,通常1個月左右就會自然恢復食欲。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吃得少,大多仍能維持應有的生長發育,也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智能發展。所以,媽媽們不必擔心。 究其緣由,嬰兒的生理發育及感官功能愈來愈成熟,開始對周遭的環境產生好奇并喜歡探索,自然就容易對“吃”分心。另外,4個月之后開始為寶寶添加輔食品,寶寶在吃了與牛奶不同的多樣化食物之后,很可能會“喜新厭舊”,變得不再只鐘情于“奶”這種單一口味的東西。 6個幫助寶寶脫離厭奶的方法
孩子一生只有一個黃金年齡 媽媽應高度重視 媽媽們,你們是否知道孩子的黃金年齡在什么時期?又是否清楚黃金年齡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著決定性作用? 重慶醫科大學對1000多名青少年進行成長研究,結果發現男孩到18歲、女孩到16歲以后,80%以上的成長板基本閉合,孩子身體的發育基本定型。因此,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分界線,如果孩子在黃金年齡段沒有攝取到身體成長所需的充足營養,將會對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因此媽媽們一定要對這段珍貴的黃金時期給予高度重視,了解孩子身體的需求,讓孩子得到全面、科學的營養補充! 補好鈣,打好基礎為一生 在孩子成長所需眾多的營養元素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元素——鈣! 媽媽們都知道缺鈣會直接關系到孩子身高,約90%的女孩全身骨礦物質含量是在16.9±1.3歲前獲得,男孩峰值骨礦物質比女孩晚1.5年。研
寶寶長個子的謠言有哪些?寶寶長高要避開哪些誤區?在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除了健康,家長們最關心的恐怕就是“身高問題”。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不落后于他人,長個大高個。 但這其中卻有很多謠言,成了孩子長高路上的絆腳石。今天,小編就邀請了南京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的專家,為各位搬開這些絆腳石,教大家科學育兒,給孩子一個長高的機會! 謠言一爸媽都高,孩子就不會矮! “我1米8,他媽1米67,兒子矮不到哪兒去。”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小男孩身高增長緩慢,提前停長等問題,最終孩子都沒能長過1米6。后經診斷,孩子是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癥。 這樣的案例在臨床中并不少見,對遺傳的過度自信,導致孩子錯時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同時,也有些先天條件不好的家庭,爸媽本身不高,從小就特別關注孩子的身高,積極治療,科學育兒
斷奶,就像是一場虐心的“小別離”, 寶寶嚎啕大哭,媽媽也偷偷抹眼淚。 其實,斷奶之所以難, 可能是媽媽們沒有get到好方法。 秋天,最佳斷奶時節 夏季炎熱,寶寶胃腸功能減弱,更換食物容易患腸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傷寒等。而母乳中含有的大量抗體會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此外,夏季寶寶容易食欲減退,如果斷奶還不利于營養吸收。 而冬天天氣寒冷,寶寶抵抗能力降低,斷奶容易是寶寶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春秋季節氣候舒適,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改變對寶寶健康的影響較小。因此,春秋季節最適合給寶寶斷奶。 輕松斷奶7大原則 110~12個月時斷奶 一般認為,寶寶10~12個月時即可逐漸斷奶。過早斷奶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但斷奶太晚,寶寶容易產生戀乳心理,不愿吃飯和輔食,也會影響生長發育。 2最好在春秋
小生命降臨人世,每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動作和表情,都會給父母帶來無比的喜悅。而對有些新生兒活動少,面部缺乏表情,很少哭鬧等現象,卻誤認為孩子很“乖”。殊不知孩子在“乖”的假象下,可能隱伏著智力低下的疾病。因此,年輕的父母可以按照以下幾點觀察新生兒的情況: 不會笑或很晚才會笑。 正常孩子2個月左右就會笑,4個月時能放聲大笑。假如不會笑或很晚才會笑則是智力低下的一種信號。 眼睛功能發育不全。 一般來說1個月的嬰兒就會用眼睛注意周圍環境,再大一點就會轉動眼球,跟蹤他有興趣的事物。但是智力低下的嬰兒則對周圍的人或事物常常表現為無動于衷。 對聲音反應差。 嬰兒對周圍的聲響常常特別敏感,會害怕很大的噪音或者打雷之類的巨響。如果他對聲音沒有什么反應,即便是聽到不普通的聲音也顯得特
年輕的爸爸媽媽為寶寶的一日三餐費盡心思,可對他喝什么卻不太注意。夏天,五花八門的飲料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一些孩子痛快喝飲料卻不愛吃飯。兒童保健專家認為,無節制地喝飲料對孩子的健康不利,爸爸媽媽們需要適當控制一下孩子的小嘴巴,花一點時間來幫孩子調整好喝的習慣。 飲料不可代替水 有的父母知道碳酸飲料對孩子不好,所以從不讓寶寶喝;可有的父母覺得沒什么關系,愛喝就喝吧,其實這是錯誤的,放縱孩子口味,會使他們喝出齲齒、喝出營養不良。 專家指出:首先,孩子的胃容量有限,飲料喝多了,尤其在飯前喝甜飲料,必然影響孩子的食欲和進食量,影響對所需營養素的全面攝取,久而久之便造成營養失調或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健康。其次,飲料喝多了必然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從而導致消化系統疾病。另外,某些飲料中的色素和防腐劑也會對兒童發育中的大腦造成損害
一般情況下,幼兒的睡眠時間比成人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接近成人的睡眠規律。但是一些家長卻發現,孩子入睡非常困難,常常出現驚夢、夜啼等現象,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孩子存在著睡眠障礙,幼兒的睡眠障礙,有以下一些: 1、 入睡困難或睡眠不安。前者為患兒不能入睡,后者則睡眠不深或容易驚醒。年齡愈大,睡眠障礙的形式愈接近成人。所以,入睡前不要過分逗引或恐嚇幼兒。要讓其養成定時起居的睡眠習慣。 2、 夢魘。白天受到恐嚇或過度興奮,或睡眠時胸部受壓使呼吸不暢等因素,均可使幼兒發生夢魘,表現為幼兒從噩夢中驚醒,醒后仍有短暫的情緒緊張、并伴有出冷汗、心悸及輕度面色蒼白現象,對夢中緊張景象可恍惚回憶,片刻后安靜入睡。 3、 夜驚。從睡眠中驚起,兩眼直視,表情緊張,激動不寧,大聲喊叫啼哭,不易叫醒,不聽勸慰,15分鐘
但而今,仍有不少家長仍熱衷于微量元素的檢測中,寶寶一到六個月,甚至更小,就被爸爸媽媽帶去檢測。專家建議,切勿盲從進行檢測。 人體內共存在有兩種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是指占人體重的0.01%以上,每人每日需要100毫克以上的元素被稱為常量元素。 包括鈣、磷、鎂、鈉等(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鈣,因為在人體含量較多,并不是微量元素,而是常量元素。) 而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小于體重的0.01%,其中包括鐵、鋅、銅、碘、鈣、鎂、鉛等。 通過在孩子手指上取一滴血,檢測出其中微量元素的準確含量會存在缺陷,因為微量元素在人體中,原本含量就極少,僅僅靠幾滴血做出的檢測,其結果會受到采取的標本量和孩子身體條件等客觀條件的影響,會有組織液混入,結果偏低。 即使是靜脈取血獲得的微量元素值,也只是血液水平,不代表相應組織內的含量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