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 一般來講,每天可進三次正餐,下午加1次午點。下面是參考食譜: 早餐: 豆沙奶發羔 25克 雞蛋粥 25克 午餐: 豬肝攤雞蛋 50克 軟飯 50克 午點: 梨汁糯米粥 50克 晚餐: 豬肉、菠菜、餛燉 50克 小蘿卜絲湯 2、夏季: 推薦食譜: 早餐: 牛奶葡萄干發糕 25克 豆漿 100克 中餐: 西紅柿魚丸湯 軟飯 50克 午點: 大米綠豆稀粥 100克 晚餐: 雞蛋黃瓜面片湯 50克 夏天,應注意多補充水分,多進湯食。蛋白質以植物蛋白質為主,可多食豆腐,豆漿等大豆制品。 (3)秋季: 推薦食譜: 早餐: 雞蛋粥 25克 棗泥牛奶發糕 25克 中餐: 什錦飯 50克 小白菜湯 午點: 胡蘿卜小
生下孩子后,不少寶媽在恢復后都會選擇重回職場。那么問題來了:職場媽媽如何堅持母乳喂養?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研究顯示,用母乳喂養的嬰兒會更健康,孩子的免疫力會增強、智力會得到提升,同時能減少各種疾病的患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母乳喂養不僅可以降低兒童的死亡率,而且它對健康帶來的益處可以延續到成人期。 一般6月齡內的嬰兒應純母乳喂養,也就是說在喂養期間無需另外給嬰兒添加水、果汁等液體食物。從6月齡起,可以給嬰兒添加其它的食物,但仍需繼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以上。 可是中國的產假也只要3個月左右,上班族媽媽休完產假回歸職場后,該如何堅持繼續母乳喂養,做到工作和哺乳兩不耽誤呢? 單位離家近的還好,上下午可以提前回去進行哺乳,可是離家遠的職場媽媽該怎么辦呢?媽媽們別擔心,今天呢就為大家介紹一種間接哺乳
原標題:家長這種喂養方式容易造成孩子脾虛,孩子脾虛的主要表現是什么? 今天給大家講講兒童體虛易生病,怎么能夠提高孩子的抵抗能力。首先,兒童為什么會體虛?一般都是兒童先是脾虛導致吸收差,能量不足,然后才會造成的體虛。 體虛之后又造成了免疫力的低,容易生病,從而發展成更進一步的體虛,這是一個不良循環! 那么脾虛是怎么造成的? 一個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過早過量喂養孩子,使孩子的脾胃得不到休息。長此以往使孩子的脾胃特別的疲憊不堪,造成吸收差。雖然吃進來了很多的營養,孩子并沒有吸收,也就造成了能量的不足。孩子的身體的活動力都會下降,包括走路,別的孩子都沒有累,但是我們的孩子很容易就累,這樣就是孩子脾虛。 所以在這個環節當中,我們大家一定要注意孩子脾虛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們不當的喂養,造成了孩子脾胃的負擔增
大家都知道,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但也有些母親由于各種原因不能進行母乳喂養,這時就要考慮選擇配方奶粉了。嬰兒配方奶是指以乳牛或其他動物乳汁,或其他動植物提煉成份為基本組成,并適當添加營養素,使其總合成能供給嬰兒生長與發育所需營養的一種人工食品,也就是俗稱的嬰兒奶粉。它被用來當作母乳的替作品,或在無法母乳哺育時使用,但它決非你的第一選擇。 配方奶中幾種添加成分的含義 配方奶粉是以母乳為標準,對牛奶進行全面改造,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母乳,符合嬰兒消化吸收和營養需要。依照美國食物藥物管理中心(FDA)規定,嬰兒配方中所有成份,必需被認可為安全食物成份(generally rccognized as safe-GRAS),或可作為食品添加物(food additives),才能添加在嬰兒配方制造過程之中。上市前制
秋季是最好的補鈣的季節,因此對于寶寶來說,媽媽們在秋季可以多讓寶寶吃一些含鈣高的食物,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推薦一款適當寶寶補鈣的食譜,以供媽媽的參考。 秋季氣溫日漸涼爽,對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的孩子們來說,是促進骨骼生長的最佳階段。此時別忽視給孩子補鈣。 秋季寶寶補鈣:蝦皮碎菜粥 近日,日本著名《育兒》雜志就推薦了一款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的補鈣飲食——“蝦皮碎菜粥”。蝦皮含有豐富的鈣、磷,小白菜經汆燙,能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促進鈣在腸道內吸收。 原料:蝦皮5克、小白菜50克、雞蛋1個、鹽少許。 作法:用溫水把蝦皮洗凈泡軟后,切得極碎;雞蛋打散炒熟;小白菜洗凈略燙一下,也切得極碎。等白米粥熬好后,放入蝦皮、碎菜、雞蛋,再略煮2分鐘即可。
很多寶寶到了吃輔食的階段,可是寶媽不知道該給寶寶吃什么樣的輔食,其實南瓜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寶寶愛吃的南瓜輔食食譜,寶媽會做嗎? 寶媽都知道,南瓜是一種非常營養、好吃的優質輔食食材。 特別是一到秋季,成熟的南瓜散發著誘人的甜香,別說小寶寶們了,就是爸爸媽媽們也是欲罷不能! 今天,我們就為寶寶爸媽們推薦一道全家人都可以吃的南瓜食譜! 南瓜布丁 原料:南瓜去皮、去瓤,切塊;雞蛋一個;嬰兒配方奶適量。 做法: 1.將南瓜去皮切塊,隔水蒸至軟爛。 2.蒸好后,倒掉盤子里多余的水。用勺子把南瓜壓泥。 3.把南瓜泥過篩一遍,這樣口感才會更加細膩。 4.接著,分離雞蛋清和蛋黃,取蛋黃裝到碗里,打散。
夏季,對于處在生長發育高峰期的寶寶而言,是補鈣的黃金季節。正確補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寶寶正常生長發育。 0—6歲孩子每天要補多少鈣 99%的鈣存在于人的骨骼和牙齒之中,如果缺鈣,就會直接影響兒童的骨骼與牙齒的健康。有的父母只知道給孩子補鈣,但不知道應該補多少鈣。補鈣劑量不足不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會讓孩子錯過了補鈣的最佳時期,無法為骨骼“儲備”更多的鈣。因此一定要注意是否補足了量。為了科學合理地給兒童補鈣,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每天鈣的供給量是多少,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對寶寶補鈣給予關注。 嬰、幼兒及學齡前期兒童,每天鈣的供給量:初生—6個月為400毫克;7—12個月為600毫克;1-2歲為600毫克;3—6歲為800毫克。 對以奶為主食的0—6個月的嬰兒,除了奶中攝入一定量的鈣外,還需另加鈣劑來補充寶寶一天所需要的鈣,建議
對于人工喂養的寶寶,媽媽們最怕遇到的一個麻煩事就是寶寶不喝奶瓶,對于這種現象,媽媽們應該怎么辦呢?本文就來重點的講講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與其相關的一些指導吧。 有的寶寶就是不愛用奶瓶(特別是出生后曾吃過母乳的寶寶),弄得媽媽不知如何是好,當寶寶不接受橡膠奶嘴時,媽媽可以試試這些辦法: (1)用奶瓶喂奶時,不要將奶嘴直接放入寶寶的口里,而是放在嘴邊,讓寶寶自己找尋,主動含入嘴里。 (2)把奶嘴用溫水沖一下,使其變軟些,和媽媽*的溫度相近。 寶寶不喝奶瓶怎么辦呢 (3)給寶寶試用不同形狀、大小、材質的奶嘴,并調整奶嘴孔的大小。 (4)試著用不同的姿勢給寶寶喂食。 (5)喂奶前抱抱、搖搖、親親寶寶,在地上抱著寶寶走一走,使寶寶心情愉悅,這時再喂奶瓶可能會更好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喂奶瓶時,用媽媽的衣服裹著寶寶,讓寶寶聞到媽媽的氣味,
不少媽媽都糾結,孩子喝母乳的時候總是很容易被嗆到,是怎么回事? 孩子喝母乳時容易嗆到的可能原因有: 1. 奶流量特別快; 2. 喂奶姿勢不正確; 3.孩子的吞咽功能不良或者好軟骨發育不良。 如何區分奶陣呢? 將兩側乳房都裸露在外,觀察一下,當孩子喝奶被嗆到的時候你的另一側乳房是不是也在滴奶,或者在噴射性地往外流奶? 一、奶陣來臨,奶流量突然加快。 如果你發現孩子被嗆到的時候,另外一側乳房也在快速滴奶,那說明寶寶被嗆到是因為奶陣到來的時候,流速過快,孩子來不及吞咽。孩子如果只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嗆到,一般不用特別擔心,但是,如果孩子無論是不是奶陣來了都容易被嗆到, 就建議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 如果孩子嗆奶和奶陣來時的流速有關,應該怎么辦呢? 通常奶陣來的時候
原標題:給寶寶喂食,不要將“強迫”進行到底! 家長們都是怎樣給寶寶喂食的呢?有沒有強迫寶寶“吃飯飯”呢? 強迫進食多半發生在人工喂養的寶寶身上,因為每次喂完奶后,奶瓶里剩余的奶量能夠讓媽媽知道寶寶這頓吃了多少,因此哪怕寶寶只剩下10ml,媽媽也常常千方百計地“哄”孩子吃下去,認為吃完才夠量。但是,這種“哄”和“強灌”差不多,因為它是違背孩子意愿的行為,我們稱為強迫進食。這里,我們不得不談談營養中的重要部分——喂養行為。喂養行為包括對嬰幼兒攝入食物的制備行為、喂養嬰幼兒時喂養人的行為、接受喂養時嬰幼兒的行為、喂養時的環境等幾個方面。一般可以將喂養行為分為三類:一,放任型:喂養人在喂養中完全依賴兒童的個性和食欲進行喂養,放任兒童的進餐行為,讓兒童隨自己的意愿進食。二,強迫型:喂養人在喂養行為中通過自身示范或采取威脅,提供很多食物等多種措施,幫助、促進兒童多進食。三
飲食中一直倡導的葷素搭配,在寶寶輔食中也同樣適用。葷素搭配可以提高食物蛋白質的質量和利用率,食物所含的不同的氨基酸排列具有互補性,可以使不同食物脂肪保持合適的比例。保證必需脂肪酸的入量,同時不增加飽和脂肪對脂肪代謝及心腦血管系統的壓力;可以促進膳食中鐵質的吸收,改善膳食中鈣和磷的比例;保證攝入足夠的各種維生素和可提供足夠的膳食纖維,保證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攝入的平衡與充足。 一般寶寶所需蛋白質的主要從肉、魚、蛋、奶中攝取,而素食主要從蔬菜瓜果中攝取。但各種肉類和蔬菜菜食材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不良的搭配和處理方法會破壞這些食材的營養素,尤其是水溶性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因此,合理選配和烹制食材,是獲取和保留肉蔬營養成分的關鍵。為了能更合理科學的喂養寶寶,現成的品牌米粉以營養全面、成分科學等因素成為了不少媽媽的最佳選擇。 近年來,嬰幼兒輔食企業正在向傳統營養觀念發出挑戰,力求產品以
很多媽媽在母乳喂養寶寶后發現兩邊乳房不是完全一樣的,有些甚至會造成一邊乳房大一邊乳房小的情況,這是因為寶寶偏愛吃一邊奶,要矯正這樣的情況,必須改變寶寶只吃一邊奶的習慣,那么,寶寶只吃一邊奶該怎么辦呢? 1、從一開始哺乳。媽咪就要堅持兩邊換著喂奶,如每隔5分鐘一換。>>推薦閱讀:母乳可以保存多長時間 2、如果你懷疑寶貝身體某處疼痛是問題所在,那么用枕頭或者球墊在寶貝的身體下方,這樣寶貝就不是側身躺著:或讓寶貝躺下。就像睡覺姿式那樣,不過這樣媽咪會覺得不夠舒服,需要堅持哦。 寶寶只吃一邊奶怎么辦 3、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喂奶。觀察寶貝的微妙“發言”,并及時作出反應。給寶貝愛撫。唱歌,或談話。也可以減少寶貝的不適。 4、喂奶前先抱一會兒寶貝,讓他的頭貼著他不喜歡的一側。媽咪跟他說話。玩耍,在他忘情而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悄悄塞入乳頭。
吃慣母乳的寶寶,不愛用奶瓶怎么辦?產后媽媽有面臨哪些問題嗎?很多吃母乳的寶寶,媽媽們會發現有這樣的問題:當媽媽不在家時,想著用奶瓶給寶寶喂奶吃,但寶寶就是死活不吃奶瓶,這怎么破呢?尤其是打算要重新上班的媽媽,這還真是個大問題! 母乳親喂的寶寶,對奶瓶可能比較抗拒,因為瓶嘴無論感覺還是吸吮,都與媽媽的乳房截然不同。當媽媽計劃回歸職場或者有事外出,需要暫時離開寶寶,可以嘗試下列方法以可以幫助寶寶接受奶瓶: (1)建議返回職場2周前開始使用奶瓶。 如果媽媽希望早點也是可以的,但需要避免出生4周內使用,過早的使用奶瓶可引起乳頭混淆、母乳減少等問題,可不必每天使用奶瓶,一周2-3次即可幫助寶寶掌握使用奶瓶的技巧 。 (2)如果寶寶拒絕媽媽給予奶瓶喂養,可讓其他照顧者來嘗試。 這名照顧者最好是媽媽不在時的主要照護者。必要可
相信生活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胸大的女性奶水足,質量好,小胸女性的寶寶就要遭殃了,寶寶出生之后很可能沒有奶水吃。其實,乳房大的不一定都是奶水,還可能是脂肪。 僅僅依靠胸部大小就判斷媽媽們奶水足不足,簡直就是十大坑娃謠言之首。寶媽產奶量與乳房大小沒有任何關系,起決定作用的是乳腺腺體。分娩之后,新媽媽體內催乳素大量產生,進而刺激乳腺乳汁的分泌。所以,乳腺組織好,寶寶才不愁沒有奶水吃。 同時,造成奶水不足的原因還有以下3種: 1、媽媽心情壓抑,精神壓力大,影響乳汁的分泌。 2、現在很多女性為了身材去做豐胸手術,卻不知道豐胸手術很容易傷害到乳腺,影響乳汁的分泌和質量。 3.、寶媽懷孕期間孕媽營養不良,奶水不足。 及時補救乳汁分泌不足的方法: 1、孕期、哺乳期補充營養很重要,要保證攝入足夠的維生素、蛋白質、
多胞胎世界。 紀錄片《子宮里:雙胞胎、三胞胎和四胞胎》通過計算機生成圖像將真實掃描數據制作成令人嘆為觀止的畫面。 該紀錄片追蹤報道了珍貴真實的孕期過程,包括英國的一胎四胞兒如何在大約6400萬分之一的幾率下自然形成的過程。 科學家通過計算機生成圖像獲取了雙胞胎、三胞胎和四胞胎如何在子宮中發育的新信息。 在這里你甚至可以清晰辨認出畫面前方這個雙胞胎胎兒手上的一根血管。 研究中運用了4-D掃描圖像,這些圖像通過真實拍攝的3-D掃描圖像合成。 這張圖見證了罕見的“雙胎消失征”。圖中居右的第3個胎盤是空的,這證明了多胞胎可能由于缺少營養而從子宮中消失。 4
嬰兒體重身高標準是多少呢?對于新生父母來說,寶寶的健康成長就是最大的安慰,而寶寶的成長指標之一就是體重與身高。但是嬰兒體重標準嗎?嬰兒身高標準嗎?這時就得拿嬰兒體重身高標準參照表來參照下了。 嬰兒體重身高標準參照表 以下附嬰兒體重身高標準參照表 (長度:厘米 重量:公斤) 年齡 男 性 身長 體重 頭圍 胸圍 初生 50.6 3.27 34.3 32.8 1月 56.5 4.97 38.1 37.9 2月 59.6 5.95 39.7 40.0 3月 62.3 6.73 41.0 41.3 4月 64.6 7.32 42.0 42.3 5月 65.9 7.70 42.9 42.9 6月 68.1 8.22 43
●社交行為發育水平 1.不需大人幫助能自己用勺吃飯,只灑出少量米粒。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體驗,如說“我在看書”或“我在洗臉”等。 3.推動玩具很靈活。 4.會幫助別的小朋友放好玩具。 5.拿玻璃杯等易碎的物品知道要當心。 6.當看到鏡中自己的影像時,如果問他“那是誰?”他會用自己的名字來表示自己。 ●居家測試方法: 分別問寶寶一些常見用品的用途,比如碗、筆、板凳、球等。 貼心提示:寶寶能說出3種以上物品用途即為通過。 ●促進發育方法 1.認識自然現象 經常帶寶寶到大自然,并不斷向寶寶提出問題,引導他仔細地觀察、比較和記憶。如早上出太陽后,天變得很亮;傍晚太陽落山了,天色變暗;天氣經常會有變化,有時晴天,有時陰天,有時炎熱,有時寒冷,有時刮風,有時下雨,有時下雪,有時打雷,有時閃電……培養寶寶在觀察中
兩歲左右的寶寶已顯示出成人所具有的大部分復雜情緒。幼兒期的情緒反應也主要取決于需要滿足的情況和健康的情況。一般寶寶的情緒都是比較積極的。寶寶喜歡不停地活動,面活動的主要動機是為了獲得愉快。 除了情緒之外,寶寶開始有了比較復雜的情感體驗,即在情緒的基礎上產生的對人、對物的關系的體驗。例如,喜歡跟親近的成人交往,因為在交往中往往產生愉快的體驗。也有對人的同情感,首先是對周圍的人(如母親、保姆)的痛苦表示同情。后來對其他兒童表示同情,如為了使別的孩子快樂而放棄自己的一些快樂。在正確的教育下,寶寶也能具有最初的責任感,例如上床以后不亂動、不說話。如果教育不正確,寶寶也會產生和發展一些否定的、不良的情緒和情感,如嫉
“牛奶加雞蛋的早餐并不科學。”在日前舉行的一個講座中,上海預防醫學會養身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善來語出驚人,“食用這種早餐的孩子三成成績不佳。” 蛋白質難以提供能量 傅善來教授針對盧灣、徐匯等區的小學生做的早餐調查顯示,超過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雞蛋,糧食長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數的家長們以為這樣的早餐就是與國際接軌,殊不知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傅善來教授說:“牛奶雞蛋是好東西,但是用錯了地方”。經過一夜10多個小時的能量消耗,早晨的人體急需靠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來重新補充能量,而牛奶和雞蛋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 &nbs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