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以吃辣著名,廣東人常做的土豆燒排骨,如何做出川菜的味道呢?今天小編介紹一道具有川菜特色口味的土豆燒排骨,讓你過過川菜癮喔。 食材明細 土豆、適量排骨。適量油、適量蔥、適量蒜、適量姜適量生抽、適量老抽 老干媽辣椒醬適量 方法 1. 原料圖,所有材料洗凈,排骨已事先斬好。 2. 土豆切塊泡水里、姜蒜切片、蔥切段。 3. 坐鍋放少許油。 4. 燒熱后下排骨煸炒。 5. 排骨炒至兩面微黃時,下蔥白、蒜、姜、生老抽、老干媽辣椒醬。 6. 翻炒均勻。 7. 加入略淹住排骨的水。 8. 蓋上鍋蓋,小火煮10分鐘。 9. 下土豆塊,再小火煮20分鐘。 10. 湯汁快干時,放入蔥葉,大火收汁即可出鍋。
你過冬至嗎,你家過冬至吃什么呢?其實,不同地方過冬至都有不同的習俗,要吃不同的東西,北方吃餃子,南方吃糯米飯,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冬至吃什么吧。 冬至,俗稱“冬節”,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在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而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在古代,國人就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的說法,在《清嘉錄》中,還有“冬至大如年”之說,足以見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而在中華大地上,更是流傳下來豐富多彩的冬至飲食習俗。 北方冬至要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為何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呢?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圣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 東漢末年,名
立冬吃什么好呢?到了立冬,無論是南方人或者北方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進補,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好的迎接嚴冬。那么你又是否知道古人在立冬吃什么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立冬時斗指西北,太陽黃經為225度,時值公歷的11月7日前后,習慣上,我國民間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明天是立冬,冬季的開始,在這段時間里,有什么樣的風俗,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又該有選擇地攝取哪些食品來保養自己呢?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時序進入冬令,民間有“入冬日補冬”的食俗。古人認為天轉寒冷,要補充身體營養。食人參、鹿茸、狗肉、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是較流行的補冬方式。也有的中藥店推出十全大補湯,即用十種滋補的中藥燉雞或其它肉類做成的補品。 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樣,立冬日天子也要舉行迎冬的儀式。立冬
萬圣節要到咯,你知道萬圣節的由來嗎,你又知道萬圣節是幾月幾日嗎,其實萬圣節就是中國人口中的鬼節,那么萬圣節有什么習俗呢? 每當萬圣節的到來,人們裝扮吸血鬼在大街上穿梭、女巫婆騎著掃把還會帶著黑色的貓、或裝起鐘樓怪人或惡魔的樣子挨家挨戶的敲門嚇人!門一打開“小鬼”們會做出做出嚇人的表情說: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 萬圣節的由來 萬圣節是西洋鬼節,對國外來說萬圣節就像我們的中元節,這一天他們會把自己打扮的鬼模鬼樣,到處舉辦狂歡派對。 “萬圣節”這個字,起源自天主教教會。每年的 11 月 1 日,是天主教慶祝諸圣的節日 A
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在一起用餐的儀式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下面就對您講解一下用餐的儀式和禮儀。開始用餐,要講究文明禮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讓長輩先動碗筷用餐,或聽到長輩說:“大家一塊吃吧”,你再動筷,不能搶在長輩的前面。 吃飯時,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無名指扣碗底,手心空著。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對著碗吃飯,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壓迫胃部,影響消化。 夾菜時,應從盤子靠近或面對自己的盤邊夾起,不要從盤子中間或靠別人的一邊夾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盤子里翻來倒去地“尋尋覓覓”,眼睛也不要老盯著菜盤子,一次夾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愛吃的菜,不可如風卷殘云一般地猛吃一氣,更不能干脆把盤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顧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盤中的菜已不
端午節快到了,各地的朋友都有包粽子過端午的習俗。但是各地包粽子的方法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最傳統的鮮肉粽子的包法吧。 食材明細 糯米適量 五花肉適量 粽葉適量 棕麻適量 食用堿適量 鹽適量 雞精適量 胡椒粉適量 生姜粉適量 醬油適量 耗油適量 做法: 1. 選稍瘦一點的五花肉去皮切丁,加入鹽、雞精、生姜粉、胡椒粉、料酒、醬油、耗油拌勻腌制1小時以上。 2. 糯米洗凈浸泡1小時以上。 3. 將浸泡好的糯米瀝水,加入食用堿和鹽拌勻。 4. 取洗凈粽葉兩片,葉尖部對齊反時針方向旋轉形成漏斗裝。 5. 加入拌好的糯米一半。 6. 放入腌制好的五花肉丁。 7. 再加滿糯米。 8. 將兩邊的粽葉向里壓。 9. 將上面的粽葉反折下來蓋住漏斗,并用手指根據漏
中國是禮儀之邦,各種的事情有各種的禮儀。中國傳統的餐桌禮儀你知道嗎?你在吃中餐的時候有遵守餐桌的禮儀嗎?小編給你歸納中國餐桌上的禮儀。 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后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著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后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第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他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qu
茶道發源于中國。中國茶道興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國茶道傳入日本、朝鮮,獲得了新的發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卻對作為日、韓茶道的源頭、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中國茶道知之甚少。這也難怪,"道"之一字,在漢語中有多種意思,如行道、道路、道義、道理、道德、方法、技藝、規律、真理、終極實在、宇宙本體、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義,故對"茶道"的理解也見仁見智,莫衷一是。筆者認為,中國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其目的是借助飲茶藝術來修煉身心、體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 中國茶道 中國茶道是"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的有機結合。"飲茶之道"是指飲茶的藝術,"道"在此作方法、技藝講;"
想吃東北菜要去東北菜館,現在不需要這么麻煩啦。只需要在家就可以嘗上美味的東北菜肴。小編為你帶來福音啦,東北地三鮮,不知道怎么做,趕緊來看看,做給你心愛的人吃啦。 材料 茄子,土豆,青椒,柿子椒,植物油,醬油,白砂糖,大蔥,大蒜,鹽,淀粉 做法 1.土豆去皮,洗凈切塊; 2.茄子法凈,切滾刀塊;蔥洗凈切花;蒜洗凈剁泥; 3.青、紅椒去蒂、去籽,洗凈切塊; 4.鍋內放油燒至七成熱,放入土豆,炸至金黃撈出; 5.再將茄子倒入,炸至金黃,放入青、紅椒塊略炸,一同撈出; 6.鍋內留少量余油,放入蔥花、蒜泥爆香; 7.加入少量高湯、醬油、白糖、鹽、土豆、茄子、青紅椒略燒,用水淀粉勾薄芡出鍋即可。
豬扒的做法有很多種,咖喱豬扒飯也是其中一種比較簡單,但是受歡迎的菜色。在家自己做咖喱豬扒飯的技巧你知道嗎?小編給你介紹介紹吧。 原料 主料: 豬里脊、土豆、胡蘿卜、洋蔥 咖喱豬扒飯 生粉、雞蛋、面包糠、米飯、西蘭花 調味: 鹽、料酒、黑胡椒粉、油咖喱。 制作 1、準備好食材:豬里脊、土豆、胡蘿卜、洋蔥、生粉、雞蛋、面包糠、米飯、西蘭花 2、豬排洗凈用刀背拍松。 3、放入容器內加入鹽,料酒,黑胡椒粉腌漬20分鐘。 4、胡蘿卜、土豆洗凈去皮,切小塊,洋蔥洗凈切片。 5、鍋置火上油燒熱,放入胡蘿卜塊、洋蔥片、土豆塊、翻炒。 6、倒入適量清水,能沒過蔬菜就好,大火燒開后轉小火,蓋上鍋蓋煮制。 7、待所有材料
去到意大利餐廳一道必點的主食一定是意大利千層面。今天小編為你介紹的香草肉醬焗意大利面的做法,讓你在家也可以享受意式料理喔。 意大利千層面250公克、洋蔥 1/4個、披薩起司條150公克、橄欖油50公克、蕃茄煳150公克、蕃茄汁50公克、豬絞肉100公克、鼠尾草 10公克、月桂葉2片、大蒜3瓣、冰糖20公克、醬油2大匙、水500公克。 制作方法: 1、將大蒜切末、洋蔥切丁后備用。 2、鍋中倒入橄欖油加熱,先放入大蒜末炒香至金黃色后,再加入洋蔥丁炒至洋蔥變軟后,再加入豬絞肉炒散炒熟。 3、在作法2中加入蕃茄煳、蕃茄汁、鼠尾草、月桂葉及冰糖、醬油翻炒后,再加入水以中火煮開后轉為小火續煮,期間不斷地翻動以免沾鍋,直到濃稠時熄火將月桂葉取出,即為香草蕃茄肉醬。 4、另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千層面煮5~7分鐘,并稍微攪動以避免沾鍋。 5、將千
現在,大家都十分了解川菜。那么現在川菜的發展是怎么樣呢?其實,川菜也一直在進步,一直在創新,一起來了解一下川菜吧! 我們大家知道四川的不少名菜,常掛在嘴邊的比如:麻婆豆腐、宮保雞丁、燈影牛肉、魚香肉絲、樟茶鴨子、夫妻肺片、水煮牛肉、蒜泥白肉、回鍋肉、怪味雞、干煸牛肉絲等等,這些菜幾乎家喻戶曉,沒人沒吃過,但是問題來了,川菜就這些了?再沒新花樣了?不!川菜的魅力還在于它的發展性,川菜如果不發展,喏大一個四川省就沒人呆在那兒了。 川菜現在怎么樣了呢?自改革開放以來,川菜繼承傳統風味,積極開拓進取,推陳出新,不斷創新,東西融合,南北貫通,請看: 小吃宴。四川小吃名噪天下,四川人精就精在這兒,先從小吃入手,勾勾你的饞蟲,叫你上套。除了傳統小吃擔擔面、鐘水餃、龍抄手、賴湯元、梓潼片粉、宜賓燃面、閬中蒸饃、涪陵油醪糟、德陽金絲面等外,還創新了二姐兔丁、軍屯鍋魁等小吃。
在現在社會,隨著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西餐也離人們越來越近。專家指出掌握一些西餐禮儀很有必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人進行交流。 座次 西餐座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離主人的座位遠近而定。同時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 入座 進入餐廳后,先將大衣風衣外套、提包、禮帽存入衣帽間,女士隨身帶的提包可以不必存放,但帽子必須摘掉,絕對不可以戴著帽子進餐。 席間 在西餐就餐的過程中,不可端著盤子喝湯。吃面條時,只可用叉子卷著吃,不可挑著吃,不可用手拿著雞腿啃。不可隨意站起、隨意離席。不可吸煙,不可將水果核直接吐在盤子內。 刀叉的使用 西餐的擺臺有其固定的位置和距離,使用時左手拿叉、右手拿刀,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切割食物。
桂花糕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甜食小吃,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呢,桂花糕的做法是什么呢?我們從配料和做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原料: 糯米粉 600克、豆沙 400克、糖桂花4勺 、開水180—200ML 做法: 1、糖桂花2勺+開水和面 2、取一面團先搓成長條再壓扁,然后用搟面棍搟成2mm厚,寬8cm左右的長方形薄面片 3、在面片中下方放上豆沙 4、卷起面胚成圓柱形,接口處壓實用刀切去多余的面片 5、再切成8cm左右長圓條放籠屜,蒸鍋里水燒開放上籠屜大火蒸3分鐘左右即可
你有吃過牛肉冷湯面嗎?牛肉冷湯面,是韓國的料理。喜歡吃韓國料理的你,不妨嘗嘗這道牛肉冷湯面。那么牛肉冷湯面怎么做,營養功效是什么呢? 食譜原料: 韓國冷面80公克,燉牛小腿肉50公克,水煮蛋1/2個,蘋果30公克,蕃茄片1片,小黃瓜片少許,泡菜少許,牛肉高湯2杯,白芝麻(炒過)少許。 工藝做法:煮。 配菜專區:涼菜;葷菜;面條的做法。 菜譜屬地:韓國料理。 制作方法: 1、將韓國冷面放入沸水中煮約3~4分鐘,用網杓撈起,沖水后放入冷水中用手搓洗,以去除面條上的黏滑液,再放入冰水中冰鎮一下,瀝干水份后放在盤子上備用。 2、將燉牛小腿肉切片,蘋果切片后泡在鹽水中備用。 3、將面放在碗內,再將其他食材放入,倒入高湯后,再撒上白芝麻即可上桌食用。 健康提示: 牛肉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和鈣質,有補中益氣的功效。該食譜美味營養
準備材料 份量: 4 面粉 100克 砂糖 2湯匙 鹽 1/4茶匙 發酵粉 1茶匙 雞蛋 1只 牛奶 70毫升 黃油 50克 草莓醬 2湯匙 植物奶油 2湯匙 草莓味英式松餅 制作方法 準備:10 分鐘 | 制作:15 分鐘 1. 預熱烤箱到200度,在一個大碗里,將面粉、發酵粉、鹽拌勻、過篩,加入黃油和糖,用手搓揉混合到像面包屑般。 2. 另外,在一個小碗里將雞蛋打發好,加入牛奶拂勻,然后將蛋漿慢慢加入面粉屑,搓揉混勻成團,在枱上灑上面粉,將面團輕輕壓平至大概2厘米厚,用模子切出一個個大概5厘的圓形面團, 3. 在烤盤刷上一點點黃油,放上面團,放烤箱烤10分鐘左右,烤到金黃、松脆即成,享用時切開一半,涂一點奶油和草莓醬品嘗! &n
川菜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麻辣的口味,著名的川菜菜式川味口水雞,你品嘗過嗎?一起來看看這款川菜特色的川味口水雞怎么做吧。 食譜原料: 雞半只,油、鹽、辣椒面、黑芝麻各適量 工藝做法:拌。 配菜專區:涼菜;葷菜。 菜譜屬地:川菜。 制作方法: 1、將半只雞洗凈,放鹽,姜,料酒腌制20分鐘; 2、鍋里加水,放入姜片,蔥; 3、將雞冷水下鍋煮熟; 4、水開后10分鐘,關火,蓋上蓋子繼續燜10分鐘,將雞燜熟; 5、燜熟的雞撈出放入冰水中浸泡10分鐘,將雞切件裝盤; 6、鍋內倒入適量的食用油,并放入花椒,姜片,蔥段爆香; 7、將花椒,姜片,蔥段撈出,將熱油倒入放有辣椒粉,黑芝麻和鹽的調料碗內; 8、將調味料澆到雞塊上,撒些香菜即可。 健康提示: 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有增強體力,強
2013年的小寒,在1月5日。那么小寒吃什么好呢?在小寒節氣,我們應該讓臟腑功能得到補充,也就是說在小寒節氣,我們應該滋養陽氣,好好的進補和調理身體。以下就是幾款最適合在小寒節氣吃的食譜,不妨在寒冷的小寒吃幾道美食好好暖身! “臘八粥”原料 飲食上“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上述食品均為甘溫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國古人稱“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認為吃粥可以延年益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粥能“益氣、
中秋節的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云收盡溢清寒。 —— 蘇軾《陽關曲 》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 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 晏殊《中秋月》 中秋誰與共孤光。 ——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天上若無修
感恩節是美國的傳統節日,眾所周知,他們慶祝感恩節都會準備一只大火雞。為什么慶祝感恩節需要吃火雞呢?一起來看看感恩節吃火雞的由來吧。 感恩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屆時放假三天,合家團聚。在節日宴會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烤火雞”。為什么要在感恩節都食火雞呢?這要從感恩節的由來說起。1620年,英國一批主張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而退出國教,自立新教,此舉激起了英國當政者的仇恨。這些清教徒們不堪承受統治者的迫害和歧視,乘船遠渡重洋,準備流亡美國。船在大海中漂泊了65天,終于到達了美國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敦港登陸。當時,此處還是一片荒涼未開墾的處女地,火雞和其他野生動物隨處可見。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他們送去了食物、生活用品和生產
中西餐禮儀
中國飲食
外國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