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有為每天不知道做什么菜而煩惱嗎?特別是春節剛過,家里人都吃得有點多了。小編推薦一款既美味又不肥膩的食譜,準保受到家里人的歡迎喔,媽媽們快試試吧。 土豆燒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土豆, 五花肉 調料:鹽適量, 油適量, 姜片適量, 蔥適量, 醬油適量, 味精適量, 紹酒適量, 土豆燒肉的做法步驟詳細介紹: 原 料:土豆,五花肉。 步 驟 1:土豆洗凈,然后刨子去皮。 步驟 2:去皮的土豆切塊,如果先用不到土豆的話,可以用水加點鹽先泡起來,待用。 步 驟 3:鍋中水燒開,倒入洗干凈的肉塊,汆燙3到4分,撇出浮沫,然后撈出肉塊瀝干水份待用。 步 驟 4:鍋中底油,油七層熱,加姜片和蔥白爆香一下,倒入瀝干水的肉塊煸炒出油,然后加人醬油、精鹽、紹酒翻炒幾下。 步 驟 5:倒入土豆塊和肉塊一起翻炒下,再加入清水(以沒過肉塊為度)和
番薯糖水是廣東人常吃的一種甜品,番薯又叫地瓜,有豐富的食用價值和營養價值。制作番薯糖水也有竅門喔,制作過程要注意什么呢?如何才能使它更美味呢? 番薯糖水的做法 1、紅心番薯2條去皮洗凈,用清水浸泡幾次,去除淀粉 2、生姜片,黃片糖,紅心番薯 3、材料放入湯鍋內 4、加夠足夠的水,先大火煲開,轉小火煲至番薯熟透 烹飪小技巧 1、放生姜,有“畫龍點睛”之妙,可中和糖水的涼性,更帶出糖水的鮮香。 2、趁熱喝,甜中帶辣! 菜品特色 1、番薯糖水是廣東很平民化的小吃。以薯塊加冰片糖煮制而成。湯清,有油星但無濁質感,清甜微辣,薯塊不爛,粉而帶韌,別具特色。 2、廣東人叫的番薯,即北方人口中的甘薯、紅薯、地瓜等。番薯中的“番”字,道出了它的身世——番指的是外國
現在去日本旅游的國人越來越多,正所謂入鄉隨俗,你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嗎?你知道日本餐桌上有什么禮儀嗎?想要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不一定要親身前往日本喔,看看小編的介紹吧。 日本人請客最大的特征,是客人往往吃不飽。有次日本朋友請我們去橫濱一家有名的餐廳吃“天麩羅”(用油炸的食物),用餐時間約一個半小時,菜上了10多道,主人非常熱情,但客人毫無飽意。主要原因是每道菜菜量極少。炸魚骨頭一根,炸茄子兩條,洋蔥兩片——這就是三道菜了。吃不飽怎么辦呢?日本人的習慣是開“二次會”,另找一家餐館繼續吃。邊吃邊聊天,或者唱卡拉OK。菜不多,酒不少,所以最后日本人喝醉是常有的事。 日本人很重視上酒館。白天工作節奏緊張,大多數白領下班后必定相約找一家酒館,既放松心情,又聯絡了感情。如果哪個男人總是早早回家,老婆多半會責怪&
春節大魚大肉,不少人都會讓腸胃產生不少問題。下面親親寶貝小編介紹一道醋拌青筍蘿卜絲。 青筍也叫萵筍,南北都有,其營養成分很多,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等多種物質,可增進骨骼、毛發、皮膚的發育,有助于人的生長,其中青筍還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并且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經常食用新鮮青筍,還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 胡蘿卜素有“小人參”的美稱,眾所周知,胡蘿卜不僅富含胡蘿卜素,還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鐵、等維生素和礦物質。由于胡蘿卜中的維生素B2和葉酸有抗癌作用,經常食用可以增強人體的抗癌能力,所以被稱為“預防癌癥的蔬菜”。 今天把青筍與胡蘿卜兩種蔬菜結合起來,做一個醋拌雙絲,即開胃又有營養。 菜品口味 酸咸 主要工藝 拌 所需時間 十分鐘 制作難度 簡單 所用廚具 煮鍋 食材明細 青筍適量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吃西式的煎餅。那么下面,親親寶貝小編教你一道美國的家常菜,香蕉美式煎餅。下面就是香蕉美式煎餅的做法,親們可以學學看! 香蕉美式煎餅 主料:小麥面粉50克 輔料:香蕉1根、雞蛋1個 調料:牛奶50毫升、白砂糖1大勺、植物油1小勺 做法: 1、香蕉用叉子搗成泥;加入牛奶或水攪拌均勻;把面粉過篩加入香蕉糊中。 2、大致拌勻就好,不要過度攪拌;雞蛋和糖放入一個容器中;將雞蛋打發。 3、將打發的蛋糊與香蕉面糊分次混合;最后加入植物油拌勻。 4、平底鍋用餐巾紙薄薄涂上一層植物油,燒熱,對準平底鍋中心點倒入1湯勺面糊,將面糊自然的攤成圓形。 5、等面糊表面產生氣孔,底下那面上色之后翻面再把另一面也煎出漂亮的顏色即可離火。
你還記得在《康熙來了》的節目中的那道“翻轉蘋果派”嗎?其實,翻轉蘋果派的做法很簡單,很適合平時在家少做飯的懶人哦,以下就是翻轉蘋果派的做法和步驟。 原料: 吐司 半塊、牛奶 40ml、黃油 3ml、雞蛋 2、3個、蘋果 1個、肉桂、白糖、黃糖、生粉、鹽 步驟: 1.面包,切塊,不要太厚。(建議一:大小要根據自家的鍋底大小來定,個人認為初試者可以做個迷你派。建議二:切面包最好用面包刀,或者水果刀,不建議用菜刀容易把蓬松的面包擠壓在一起。) 2.面包入鍋,擺放時盡量貼邊。(如果不怕胖,可以用指甲大的黃油先把面包塊兩面煎成金黃,這樣口感會比較脆。) 3.形成一個圓,中間擺放一個。 4.調汁:雞蛋兩個、牛奶60ml、鹽。雞蛋和牛奶的量可根據派的大小及個人口味酌情添加。攪拌在一起打勻,可加入少量鹽。 5.把調好的蛋
喜宴上,作為新人的你們肯定要應付一輪又一輪的攻勢,那么如何在喜宴上擋酒呢,在喜宴上擋酒的招數有哪些呢,親親寶貝小編教呢下面幾招,一定管用! 1、宴前,先吃一些油性大一點兒的食品,如蹄膀等,最忌空腹喝酒,因為胃壁空空,很空易將酒精吸收進體內,造成醉酒,如果事先吃一些油的東西,胃壁上附了一層油脂,酒精隔著油,沒有那么容易進入體內了; 2、解酒和醒酒是兩個概念,咖啡和茶,只能使原先有些麻痹的神精系統興奮起來,其作用如同強心針,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酒精造成的問題,他們的功效最多只能醒酒而不是解酒,所以不要以為多喝沒事的,反正有茶和咖啡;也不要依賴解酒藥物,最好運用自然食物解酒; 3、尋找一個能說會道,并且酒量很好的伴郎,他可是你的擋酒師啊,可以在你的幾個要好的朋友中選一選,事前一定要先了解好他們的酒量,并且肯為你兩肋插刀; 4、如果沒有一個可以獨擋一面的伴朗,請安排&l
情人節快到了,如果和你的愛人一起吃西餐,你又是否會點西餐的菜品呢?親親寶貝小編告訴你西餐的上菜順序,讓你在西餐廳學會點菜! 1.頭盤 也稱為開胃品,一般有冷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局蝸牛等。 2.湯 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蔥頭湯。 3.副菜 通常水產類菜肴與蛋類、面包類、酥盒菜肴均稱為副菜。西餐吃魚類菜肴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 肉、禽類菜肴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肉類菜肴配用的調味計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絲汁等。禽類菜肴的原料取自雞。鴨、鵝;禽類菜肴最多的是雞,可煮、可炸、可烤、可炯
立春吃什么呢?立春其實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吃春餅或者是吃春卷的習慣。那么在立春這天,為什么要吃春餅和春卷呢?讓親親寶貝小編給你說說! 春餅 立春這天,山東及北京、天津、山西、江蘇、河北、福建等省市許多地方都有“咬春”、“嘗春”的習俗,但其具體內容、形式卻因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不盡相同。 咬春據漢代崔寔《四民月令》一書記載,我國很早就有“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的飲食習俗,而到了明清以后,所謂的“咬春”主要是指在立春日吃蘿卜,如明代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卜”,名曰‘咬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亦載:“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
年夜飯十分重要,無論是在家吃還是出去吃,菜式的彩頭和寓意都是十分講究的,那么春節的吉祥菜有哪些呢,親親寶貝為你推薦了以下的年夜飯吉祥菜,在外點餐可以試試看,在家做飯也可以做做看! 龍蛇飛舞(梅汁蒸鰻魚) 主料: 烏耳鰻(鰻鱺) 1條 輔料: 姜 少許 蔥白 少許 紅椒 少許 調料: 咸梅 3粒 鹽 少許 做法: 1. 用鹽將烏耳鰻表面粘液洗凈,并用刀密集的在魚身上劃刀,瀝干水分備用; 2. 姜、蔥白、紅辣椒都切絲,酸梅連汁搗碎備用; 3. 將烏耳鰻整條整齊的團擺在盤中; 4. 將酸梅均勻的涂抹在魚身上,并鋪上姜、蔥、紅辣椒; 5. 鍋中燒水,水開后將魚放入鍋中; 6. 蓋上蓋子,隔水蒸10分鐘左右。 TIPS: 1. 買的時候請賣家宰殺好; 2. 咸梅挺咸的,不需要額外再放鹽;
春節快到了,不少家庭都選擇去餐館吃飯。那么去餐館點菜有哪些學問呢?點菜應該要注意些什么,應該怎么點呢,讓親親寶貝小編告訴你吧! 告訴您幾個小訣竅: 1.選擇少油的菜式,如清蒸魚、鹽水蝦、水煮魚、蒸螃蟹、白斬雞等。 2. 可點幾個清淡的蔬菜,選擇清炒、煸炒、醋熘、涼拌、熬蒸、燉等方法烹調的蔬菜,如清炒空心菜、煸炒蕓豆、蒜茸拌茼蒿等。 3. 海鮮、豆腐含脂肪低、蛋白質高,可適量選用,但要注意少點紅燒、油炸、油煎等方法烹調的菜肴,如紅燒豆腐、軟炸蝦仁等。 4. 鴨和豬排均太油膩,含脂肪很高,要少吃。 5. 香腸、咸魚含鹽較高,盡量少吃。 6. 少喝甜飲料,少吃甜品。 7. 主食可選蒸米飯、清湯面,要少吃肉餡餅、素餡餅、手抓餅、蒸肉包、水餃等高脂肪的面食。 8.若飲酒,高度白酒應<50克、低度白酒應<100克、果酒應<
臘月二十九有什么習俗呢?臘月二十九,被稱為“小除夕”,以下親親寶貝小編告訴你臘月二十九有什么習俗與禁忌需要遵守。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對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 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于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于戶外,叫&l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大節日,自然而然,春節也有不少的習俗,那么春節又有哪些禁忌呢?尤其是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十需要特別注意!以下,親親寶貝小編為你列舉! 初一:雞日——舊時在元旦貼畫吉辟邪祈福。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赤口”,易生口角,不宜拜年,“田生日”,“谷子生日”,祭田。 初四:豬日——祭財神。 初五:牛日谷“破五”,可打破諸多禁忌:“送窮五”:初一至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財氣”,初五的垃圾視為“窮土”,倒掉就“送窮出門”。五路財神生日,有&
春節,也就是農歷新年,是中國人十分重要而且是傳統的節日!那么你知道春節有什么來歷和習俗嗎?其實,春節的來歷與“年”這頭怪獸有關,下面聽親親寶貝小編給你說說吧!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
鵪鶉蛋我們就經常吃了,那你喝過鵪鶉湯嗎?鵪鶉湯的營養非常豐富,蛋白質含量很高,雖然不可以多喝,但是偶爾喝一點,也是非常新鮮美味的。 鵪鶉湯的做法 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譜 氣血雙補食譜 孕婦菜譜 補虛養身食譜 營養不良食譜 工藝:煮鵪鶉湯的制作材料:主料:鵪鶉肉500克 輔料:香菇(鮮)50克,冬筍50克 調料:鹽5克,味精3克,料酒15克,陳皮10克,大蔥20克,姜20克 鵪鶉湯的做法: 1. 將鵪鶉宰殺,去毛、內臟,用剪刀剪去脊骨,去血塊,洗凈; 2. 水發香菇去蒂洗凈,切片; 3. 冬筍洗凈,切成薄片; 4. 陳皮洗凈,切成細絲; 5. 蔥切段,姜切片備用; 6. 將鵪鶉放入鍋中,倒入清水,用旺火燒開,翻身稍煮一下,取出; 7. 用溫水洗凈血沫,再放進沙鍋內,上面放上香菇片、冬筍片、陳皮絲、蔥段、姜片、味精、料酒,
很多傳統的中餐食物,都被譽為“不健康食品”。很多傳統過節食物是油炸的,很多季節食物則是腌制的,已經不符合現代健康的需求了。但是,傳統中餐食品不應該拋棄,而要有健康的新吃法。 中餐好吃,這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國人喜歡吃,連很多外國人也是中餐的“粉絲”。我認識一位娶了中國妻子的哈佛博士,他喜歡吃很多類型的中國食品,但有一樣他難以接受,那就是咸菜。用他的話說,吃咸菜無異于吃鹽。 博士的話是對的。在追求生活質量,講究品質與營養的今天,我們應該仔細盤點一下,一些傳統飲食習慣和飲食品種能否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咸菜等腌制食品含鹽量高,又存在亞硝酸鹽,能不能找到替代食品?總有報道說一些長壽老人愛吃紅燒肉,紅燒肉究竟對健康有益還是有害?有些地區的人愛吃霉變發酵的豆類食品,霉變和發酵的豆制品是一回事嗎?很多人都認為餃子、包子等餡類食品是健康食品,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世界上這么多珍饈美食,我們可能不可以一一品嘗。但是,總有那么幾處聞名世界的地方,有著各種著名的美食。小編就為你揭曉世界美食排行榜,看你想去哪個地方品嘗美味。 10、美國 很少有人會說“走,我們今晚吃點美國小吃”,可事實上,我們一直都在吃。因為很多受歡迎的美國食物都非本地原產,而是來自各個國家,像意大利的披 薩、比利時或荷蘭的炸薯條、德國的漢堡包和法蘭克福香腸等。這些食物傳入美國,經過改善和加工便走向世界,迎合了各處美食愛好者的口味。 但美國傳統美食同樣不容忽視。蛤蜊濃湯、酸橙派、科布沙拉都是傳統美食,最重要的一個就是由愛麗絲·華德斯發起的現代美國食物土食者運動。提升飲食文化中環保意識的舉動要歸功于米歇爾·奧巴馬。 珍饈美味 干酪漢堡包——錦上添花的完美舉例。
情人節快到了,很多女生或者是浪漫的男生都會親手做代表愛情的巧克力給自己的另一半。手工制作巧克力并不是這么簡單喔,想知道DIY巧克力的技巧和步驟嗎?趕快來圍觀吧。 DIY手工巧克力制作方法-原木巧克力棒 材料配方: 鮮奶油。。。。。。。。。。。。。。。100CC 奶油。。。。。。。。。。。。。。。。。。30G 牛奶巧克力。。。。。。。。。。。。300G 蘭姆酒。。。。。。。。。。。。。。。。。80G 調溫巧克力。。。。。。。。。。。。。100G DIY手工巧克力制作方法-杏仁巧克力 材料配方; 鮮奶油。。。。。。。。。。。。。。。100CC 調溫巧克力。。。。。。。1000C 奶油。。。。。。。。。。。。。。。。30G 烤過的杏仁角。。。。。。2000G 牛奶巧克力
冬天容易干燥上火,那么吃什么家常菜敗火呢?下面親親寶貝小編介紹一道蠔油生菜,簡單容易又敗火,親們不妨試試哦! 原料: 生菜一棵,蠔油,蔥,蒜瓣,雞精,鹽(其實,我后來沒放鹽,因為蠔油已經很咸了) 做法: 1.生菜洗凈,用手撕成大塊;蔥、姜切碎備用。 2.燒半鍋水,水開后下生菜略燙(約40秒),撈出生菜瀝去多余的水份。 3.炒鍋坐火上,倒油,下蔥花稍炸。 4.再將蒜末、蠔油倒進去,小火慢慢翻炒,加少許雞精,炒勻后倒在燙好的生菜上即可。如果有高湯的話,在加入蠔油后可以再加些高湯咕嘟一會兒,然后勾點薄芡就更好了。
中西文化自古以來就有很大的差異,無論是藝術上還是飲食上。世界不斷地融合交流,也早就了中西文化的碰壁。中西飲食也在交流中互相融合,我們來分析一下中西飲食分化的差異吧。 1、中西飲食觀念的差異 歷史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有5000年的悠久而厚重的歷史,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明,在這種文化蘊藏中,使中國的飲食更加博大精深。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遼闊國土的地域差異,四大菜系逐漸形成,四大菜系自成體系,各有特點,但共同點是用料復雜考究,制作方法復雜,口味、菜式多種多樣,令人驚嘆。 西方以歐美為代表,其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到中世紀,歐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間,舊西方的飲食文化已經形成。其主要特點為:主食以面粉為主,原料也較為豐富,制作方法較中國簡單,但同時也十分注重口味。 由于中西哲學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飲食重科學。重科學即講求營養。故西方飲食以營養為最高準則,進
中西餐禮儀
中國飲食
外國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