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按摩不僅是父母與寶寶情感溝通的橋梁,還有利于寶寶的健康。嬰兒按摩具有幫助寶寶加快新陳代謝、減輕肌肉緊張等功效。通過對寶寶皮膚的刺激使身體產生更多的荷爾蒙,促進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加快體重的增長。按摩活動了寶寶全身的肌肉,使肢體長得更健壯,身體更健康。按摩還能幫助寶寶睡眠,減少煩躁情緒。 嬰兒按摩好處多 體重增加 通過皮膚上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加迷走神經活動,使人體產生更多的荷爾蒙及胰島素,這有助于食物吸收,所以按摩可以讓寶寶的體重增加。 解除煩躁 按摩可以降低某些壓力激素(ACTH),并且增加抵抗力。當寶寶哭鬧時,身體會產生壓力激素,這時免疫力會下降。通過按摩可以讓寶寶的壓力激素(ACTH)降低,免疫力恢復,放松情緒。 安撫情緒 按摩可以促進寶寶的EQ發展,所以媽咪可借撫觸來穩定寶寶情緒。紐約一家醫院實行每天擁抱及撫觸嬰兒的規定
寶寶從6個月開始就能添加輔食了,媽咪們終于可以大展廚藝啦!是不是很開心呢?下面收集了1歲內寶寶適合吃的幾款輔食粥的做法,咱家寶貝有口福啦,做起來吧~ 6個月寶寶輔食 蘋果米糊 蘋果泥具有健脾胃、補氣血的功效,對寶寶的缺鐵性貧血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用料:蘋果1個、米粉若干 做法: 1、蘋果洗干凈切塊、去核 2、可用蒸蛋器將蘋果蒸熟 3、將蒸熟后的蘋果研磨成泥 4、沖泡好米粉 5、將蘋果泥、米粉攪拌即可 香蕉米糊 香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容易消化,適合在寶寶輔食第一階段添加。 用料:香蕉半根、米粉4勺(米粉勺、可酌量加減) 做法: 1、香蕉切斷,搗成泥 2、加入4勺米粉到香蕉泥
1、如果懷疑寶寶身體某處疼痛是問題所在,那么用枕頭或者球墊在寶寶的身體下方,這樣寶寶就不是側身躺著;或讓寶寶躺下,就像睡覺姿勢那樣,不過這樣媽媽會覺得不夠舒服,需要堅持。 2、喂奶前先抱一會兒寶貝,讓他的頭貼著他不喜歡的一側。媽媽跟他說話,玩耍,在他忘情而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悄悄塞入乳頭。久而久之寶寶會習慣的。 3、如果是媽媽某側乳頭較癟不容易吸出奶來,或某側乳房有乳腺炎等,那么需要時間來解決問題。不過,在此期間媽媽需要把奶水用吸奶器給吸出來,以保持這側奶的泌乳功能。通過吃奶還可使乳腺通暢,所以越是泌乳少的一側乳房,越需要多讓寶寶吸吮。 4、奶水是越吃越多的。讓寶寶在饑餓的時候先吃奶少的一側,這時,因為寶饑餓感強,吸吮力大,對乳房刺激也強,這樣奶少的那一側乳房泌乳就會逐漸增多。 最后媽媽一定要注意
奶水太沖嗆到寶寶怎么辦?哺乳期間采取什么喂奶姿勢比較有用?奶水太沖寶寶嗆到厭奶,該怎么辦? 神奇的泌乳反射 母乳喂養過的媽媽都有一種體會,孩子磨磨嘰嘰地趴在懷里吃了一陣子,奶會井噴一頓,聽著寶寶咕咚下咽的歡暢,心里美極了。如果是吸奶器作業,這時候“噗呲——噗呲——”花灑似地產出也特能代入成就感。此極富效率的時間點俗稱“奶陣”來了,就是所謂的泌乳反射(英文叫做let-down或者 milk-ejection reflex)。 泌乳反射內在的生理鏈條 ↓ 孩子或其他東西刺激乳頭 || 或皮膚接觸 || 或者噢,我說的是幻想一下:) ↓ 遞交給大腦一個啟動信號 ↓ 下丘腦分泌泌乳素和催產素 ↓ 乳腺分泌細胞開始現場嘩嘩產奶(泌乳素) ↓
維生素D很重要,專家建議嬰兒出生2周后開始補充維生素D 在講究優生優育的年代,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是家長們最關注的話題。家長們總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希望孩子長快長高,能夠體格健壯。在成長過程中,要不要補充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 維 生 素 D ● 孩子易激惹、煩鬧、出汗多……警惕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新生兒科副主任劉華指出,維生素D可以增加腸道吸收鈣、磷和腎臟重吸收鈣、磷,有利于骨鈣的沉積、礦化,最終促進骨組織成熟,骨骼發育。嚴重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寶寶發生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還會出現低鈣引起的手足抽搐癥。 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有一些臨床上的表現。劉華說,6個月以內,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表現可以不特異,但是有一些表現需要特別關注的:易激惹、煩鬧、夜臥不安
運動是重要的生理刺激之一,是系統地刺激活動感受分析器的有效方法。大腦支配人的各種復雜活動,又使大腦產生相應的條件反射。因此,讓嬰幼兒早期進行適當運動,不僅可鍛煉機體,也能促使智力的迅速發育。 從嬰兒出生開始,除給正常進食外,經常洗溫水澡是他們人生的第一堂運動課。 嬰兒滿月后,大人即可抱孩子到室外活動----"散步",每天5—10分鐘。嬰兒"散步"時可改善機體的氣體交換狀況,使體內血氧含量增多,有助于其健康發育。 嬰兒2—4個月時,家長應讓孩子適應四肢運動。讓嬰兒平臥,先將其兩上肢交叉伸屈;再將下肢交叉伸屈,最后上下肢同時伸屈。每一動作重復2—3次,鍛煉肩部及腿部的肌肉。 嬰兒4—6個月時,是孩子開始練習翻身運動的時候。家長可握住嬰兒雙腳,將其身體左右翻轉。嬰兒翻身尚不自如時,可一手持其腳,一手持其上身幫助翻身。 嬰兒6—8個月時,是孩子開始
現在笑容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寶寶的臉上,他(她)的笑逐漸從原來的無意識狀態變成有意識的行為,他(她)知道自己的笑會讓媽媽也笑起來,讓媽媽高興,寶寶也更開心,更主動地笑了。這樣的笑稱之為社會性微笑,寶寶是在用自己的微笑告訴媽媽“我現在很快樂”。盡管在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主動笑,但是你也可以把他(她)逗笑,比如沖他扮個怪樣,撓寶寶的癢處,出個怪聲,都可能把寶寶逗笑,讓他(她)開心。愛笑的寶寶更健康。 現在寶寶已經能夠把目光集中在一個物體上,而且開始喜歡圖案、顏色和形狀更復雜一些的東西,可以把寶寶的床邊布置得更豐富更有趣些,吸引寶寶去注視。這些玩具可懸掛于寶寶上方70
加強爬行訓練 方法:常言道“三翻、六坐、七會爬”,所在此階段,每天都應該做爬行鍛煉。 寶寶剛開始訓練爬行時,可先讓寶寶趴下,成俯臥位,把頭仰起,用手把身體撐起來,家長把寶寶的腿輕輕弄彎放在他的肚子下;在寶寶的面前,放些會動的、有趣的玩具,如不倒翁、會唱歌的娃娃、電動汽車等,以提高寶寶的興趣,啟發、引逗他爬行。此時,家長可以用手在他的臀部輕輕捅一下,或用手掌抵住他的小腳掌,寶寶常常會向前撲,于是就慢慢地爬行了。 如果寶寶俯臥位時只會把頭仰起,上肢的力量不能把自己的身體撐起,胸、腰部位不能抬高,腹部不能離床時,家長可以用條毛巾放在寶寶的胸腹部,然后提起毛巾,使寶寶胸腹部離開床面,全身重量落在手和膝上,反復練習。待寶寶小腿的肌肉結實,能支撐身體重量時,也就漸漸地學會爬行了。 為了
根據對危地馬拉村民一項長達30年的跟蹤調查顯示,兒童如果經常喝營養豐富的麥片粥,進入成年后,會在智力上更具有優勢。從1969年開始,科學家就在危地馬拉東北部丘陵地帶的四個村莊里挑選了數百名村民,向他們提供了富含蛋白質的甜麥片粥。30年過后,當年那些2歲或2歲以下的兒童都進入了成年期,科學家對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非語言性能力(如圖案識別)進行了測試。 美國亞特蘭大恩莫利大學的研究者阿耶·斯登說:“早年時期(2歲以前)喝營養豐富的麥片粥對這些志愿者的智商測驗的影響相當大,大約相當于多上了一年學。 ”另外進行的一項研究也顯示一些3歲或3歲以下的危地馬拉男孩子喝了營養豐富的麥片粥后,他們成年后每小時的工作收入要比沒有喝麥片粥
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青少年生長過快,最好是“粗茶淡飯、蔬菜常伴”。專家指出,兒童性早熟的原因很可能是營養過剩,日常生活中 “粗茶淡飯、蔬菜常伴”或許更有利于孩子的發育。即使是體弱的兒童,也不要過分進補,避免兒童因腎氣過足而出現性早熟征兆。而對于性早熟的兒童,則一定要及早治療,因為早熟的危害并不只是早“抽條”、長不高那么簡單,更可能意味著早衰,會影響到孩子預期的生活質量和生存壽命。 一、15%的兒童發育提前 新學期開始不久,不少醫院的兒科就陸續迎來不少焦急的媽媽帶著童真的女孩來“求救”,不到6歲的小甜甜就是其中的一個。這兩個月,甜甜老嚷著胸脯疼,媽媽驚訝地發現她的胸脯竟微微隆起!她既著急又困惑,小甜甜雖說塊頭要比同齡的孩子大一些,但再怎么說也只有5歲多,難道這么早就開始發育
這兩天氣溫又開始一路飆升,向小編所在的貴陽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暴曬太陽天了。 很多長輩又開始操心起寶寶“上火”的那些事兒了,想著一定要清淡點,白粥喝喝就好了~ 輔食做得清淡一些,確實可以“降火”,但是缺乏營養那影響的就是寶寶的健康了! 幫寶寶降火的同時,還能補充所需營養,這才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蔬菜鴨肉粥 參考月齡:10個月以上 清熱去火的夏日營養輔食——蔬菜鴨肉粥 特別適合夏季給寶寶食用 在中醫的食補理念中,鴨肉性涼,夏天有清熱祛火的作用,在搭配西蘭花和娃娃菜,給寶寶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營養密度非常的高哦~ 夏天給寶寶祛除暑熱,選對輔食很重要,讓寶寶安然度過苦夏。 準備食材:娃娃菜40克 鴨胸肉40克 西蘭花15克 寶寶粥米30克
大人需要冬令進補,以強身健體。生長期的嬰幼兒則需要春令“進補”。為什么?春天,萬物復蘇,生機盎然,也是嬰幼兒一年中生長發育最快的季節。所以,孩子們非常需要補充營養和熱量,以滿足生長的需要。 在托兒所,我們不光要為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營養均衡的一日三餐,還要給孩子制作一些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豐富、熱量充足、美味可口的營養粥和營養湯等等,給孩子當點心或者配食。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孩子們游戲后、午睡起來時特別愛喝稀飯和湯水。這不僅能補充營養,還能幫助孩子攝入足夠的水分。通常,大人很容易忽視孩子水分的攝入。 春季營養羹 嬰幼兒春季營養羹的選材與粥相似,另加上濕淀粉勾芡,使之成為湯汁濃稠、潤滑順口、色彩豐富的美味羹。 豌豆枸杞子玉米羹 原料:豌豆50克,枸杞子5克淀粉15克,白糖適量。 制法:鮮玉米粒50克 (1)枸
專家提醒,對于1-2歲寶寶的喂養,在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保證均衡營養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喂養原則,一起來看看具體詳細吧。 1.養成終生喝奶的習慣 1-2歲的孩子從乳品中獲得的營養要達到自身所需營養的1/3,要讓孩子習慣喝奶,有條件的話配方奶可以一直吃到3-4歲,之后用鮮牛奶代替。牛奶中富含鈣等營養物質,1歲半至2歲的寶寶每天應攝入250~500克牛奶。 2.吃好各種固體食品 從4個月開始加糊狀食物,之后每個禮拜加一個新品種,顆粒越來越大,直到孩子習慣各種固體食品,如果有的孩子1歲后還吃不好固體食品,要循序漸進,慢慢把食物顆粒做粗,讓他習慣咀嚼,不存在所謂的“喉嚨細,咽不下去”的問題。 生長發育:1-2歲寶寶喂養原則 3.加餐點心要適量 可給寶寶少吃多餐,1歲半以后在三餐的基礎上,可在下午給寶寶加一餐的點心
問:孩子6歲,比其他同齡孩子要高出許多,會不會影響以后個子的長高? 答:不妨帶孩子去醫院做個激素水平測定,看看是不是性早熟。一般來說,女孩8歲之前、男孩10歲以前出現青春發育成為性早熟,早熟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個子長高。這是因為雖然孩子才只有10歲,但是他的骨齡已經提前到了13歲,將來其他孩子從10歲長到16歲骨骺閉合能長6年,而早熟的孩子最多卻只能長3年,遠不如其他孩子長得高。
寶寶有時候味口會變差,因此,媽媽們要注意為寶寶制作一些開胃食譜,以便促進寶寶的食欲,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推薦一款適合一歲以上小寶寶食用的開味食譜,以供媽媽們參考。 食物原料: 豆腐20克,豬血豆腐25克。雞湯,鹽、蔥各適量。 1歲寶寶開胃食譜:雙色豆腐 制作方法: 1、將蔥洗凈,切末,豬血豆腐、豆腐分別洗凈。切成小塊,放入沸水鍋中煮沸后,撈出瀝水。 2、鍋置火上,放入雞湯、蔥末,用中火煮至黏稠,加鹽對成芡汁。 3、將豆腐和豬血豆腐碼在盤子里,倒入芡汁即可。 食譜類別: 一歲寶寶食譜 媽媽營養經: 此菜營養豐富,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欲,而且對缺鐵性貧血的寶寶還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大家都知道早餐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估計大部分人在醒來后的第一想法就是“早餐吃什么”,尤其是家有女兒的家庭更是注重早餐的搭配,那么,關于兩歲的寶寶,早餐吃什么好呢? 蝦仁蛋餃、菠菜豆腐湯 原料:蝦仁20g,雞蛋1個,菠菜25g,豆腐50g,豬瘦肉餡5g,蒜苗、淀粉、姜、蔥適量 蝦仁蛋餃制作方法: 1、前夜將蝦仁焯熟,控干后剁碎,加豬瘦肉餡、適量蒜苗、蔥姜末、精鹽等攪拌均勻,煨好。 2、清晨,1個雞蛋打入適量干淀粉中,加清水調成糊狀。 3、平底鍋中加植物油,將雞蛋糊一大匙倒入鍋中,文火攤成小蛋餅。 4前夜煨好的蝦仁餡加少量植物油,分別包入攤好的蛋餅中,入蒸鍋蒸8分鐘即可。 菠菜豆腐湯制作方法: 1、豆腐洗凈切丁,放入沸水中。 2、1分鐘后,洗凈的菠菜也投入鍋中,同時關火,點少量精鹽、芝麻油即可。 雞
六個月寶寶可以吃什么蔬菜泥呢?想必這是很多家長們都會想要了解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蔬菜泥 什么是蔬菜泥?顧名思義,蔬菜泥是以新鮮蔬菜為原料,清洗干凈,沸水煮熟,制作成泥狀。在食用時,可以將蔬菜泥加入其它輔食或直接食用皆可,是接近蔬菜營養的泥狀食物。 很多品牌的蔬菜泥都不是以單種蔬菜為原料的,有的是多種蔬菜,有的是加入肉類,有的是加入果汁,種類相當豐富,讓寶寶和媽媽都有多種選擇,滿足營養和口味的全面需求。 六個月寶寶可以吃什么蔬菜泥 【胡蘿卜泥】 食材:胡蘿卜半根 做法: 1、將胡蘿卜洗凈,切小塊。 2、將蘿卜放入清水鍋中燉煮。 3、煮熟將胡蘿卜塊搗碎成泥即可。 【青菜泥】 食材:青菜葉100g 做法:
出生后的前30天是寶寶成長最迅速的時期,在這30天里我們可以根據寶寶身體的實際狀況,選擇適合寶寶的全能訓練。 1、抬頭訓練 目的:鍛煉頸部肌肉,擴大視野,促進智力發育。 方法:寶寶在空腹清醒狀態下,四肢自然舒展,匍伏在媽媽的胸腹前,媽媽一邊向后仰,一邊說“寶寶抬頭”等,直至仰臥在床,寶寶在移動過程中就會自然地將頭抬起。還可在移動過程中在寶寶頭的兩側搖鈴或撥浪鼓,訓練其抬頭并轉頭。每天4-5次,每次1分鐘-3分鐘。在起初訓練時,要將您的手放在寶寶頭的兩側加以保護。 2、爬行訓練 目的:鍛煉寶寶頸、背、四肢肌肉運動,促進腦及身體發育。 方法:每天洗澡、皮膚撫摸后,讓寶寶俯臥,用手心抵住寶寶足底,訓練他以腹部為支點向前匍匐爬行。每天1-2次,每次1-2分鐘。 3、視覺訓練 目的:發展形狀知覺與注意力,培養
在補鋅補鈣全民普及的今天,卻很少有媽媽知道補鐵的重要性。人體中的鐵元素有60%~70%存在于血紅蛋白中,其余大部分貯存于肝、脾、骨髓等組織中,是人體許多正常生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鐵是人體內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如果缺乏,會使血紅蛋白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引起攜帶的氧明顯減少,從而影響大腦中營養素和氧的供應。 寶寶六個月,身體對鐵的需求量激增30倍 寶寶六個月時,體重比出生時增加一倍,血容量增加一倍,寶寶每日需鐵12mg,需求量較之前增加30倍。寶寶出生時從母體中獲取的300mg的鐵儲備,在寶寶5、6個月的時候已經消耗殆盡; 母乳最大的缺點貧血食品,每升僅含1.5-2.0mg,但在寶寶6個月后,鐵的含量已經非常少了。所以6個月后,媽媽要格外注意為寶寶補充鐵。 缺鐵對認知能力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目前家長對孩子缺鐵的重視程度還很不夠。 缺鐵對體智發育的不
兒童生長發育快,身體的結構和功能變化較大,決定了兒童的飲食與成人有很大不同。家長在為孩子安排飲食時一定要記住五道“坎”: 3個月內不要咸 3個月內的嬰兒食品并非不需要鹽,而是從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鹽分已經足夠了。3個月后,隨著生長發育,寶寶腎功能逐漸健全,鹽的需要量逐漸增加了,此時可適當吃一點點。6個月后食鹽攝入量也不要超過每日1克。 1歲以內不要蜜 研究發現,約10%~15%的蜂蜜中能檢驗出肉毒桿菌,這種細菌可產生毒力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