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是什么樣的?寶媽了解你家孩子的情況嗎?關于寶寶的問題,無一不是家長關心的。尤其是寶寶身高體重,因為這是最容易看到的,還會經常跟別人家的比。下面來看看這些誤區不少家長都踩了坑! 家長報上寶寶的月齡、身高體重,有時候連男女都不說,就問:“我家寶寶這個身高體重正常嗎?”相信有不少的家長都有這樣的想法,甚至也做過類似的事情,這樣真的能反應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嗎? 關于生長發育的理解,有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認為符合當前生長發育指標就完全正常 報上身高體重,醫生你告訴我寶寶正常不正常?像開篇說的這類家長,你告訴醫生的,只是當前寶寶的身高體重值,醫生只能通過參照生長發育曲線中寶寶這個月齡的情況給你做答復。即使寶寶符合這個階段的指標,也不能說明寶寶的生長發育就是正常的。 誤區二:認為男女寶寶生長發育指標都一樣
一般情況下,男孩會長高到多少歲,就不會再繼續長高了?身高問題一直是每個家長關注的話題,但是一個人的高矮,其實是受很多因素影響和控制的,比如說遺傳、營養等,所以要想孩子在正常范圍內,使自己的身高發揮到最佳發育狀態,家長們就必須掌握關于孩子長個兒的相關知識。 年齡也是孩子們身高發育的重點參考指標。尤其是男孩子,很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家的小伙子長矮個兒,那么男生到了多少歲以后,身高就不會再繼續往上蹭了呢?為什么? 一、25歲是一個截點 按照中國人的體質狀況,男生過了25歲以后,身高基本上就不會再長高了,但是在此之前,男生的身高會出現幾個加速生長的時期,一個是幼兒的時候,還有一個就是青春期的時候,如果過了這兩個高峰期以后,期間不是說不會再長個兒了,而是會生長的很緩慢,有可能一年或者兩年都看不出來。所以,家長們也要學會抓住孩子長個兒的時間,學會在關鍵時候,不讓孩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未來的身高問題,那么你想知道孩子生長潛力怎么樣嗎?有家長會問,俗話說二十三還竄一竄,19歲怎么就不長了呢?其實,孩子生長潛力如何,不能只看年齡,骨齡更重要!有的家長又問了,我只知道年齡啊,骨齡又是什么呢? 實際上,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兩個“年齡“,一個是生活年齡,即我們日常所說的孩子5歲6歲這樣;另一個就是骨骼年齡,即骨齡。孩子身高的增長主要依靠骨骼干骺端生長板軟骨細胞不斷地增殖、骨化,使骨骼延長,從而實現身高的增長。生長板存在固有的程序性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生長板出現功能性和組織性的衰老變化,軟骨細胞不再具有增殖、骨化的能力,此時生長板就會閉合,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骨骺閉合”,身高便不再增長。 相對于年齡,骨齡更能反映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如同用長度衡量身高、用重量衡量體重一樣,骨齡用來衡量骨骼的發育、成熟程度。通常情況下孩子的骨齡和年齡都是相
番茄莧菜三文魚面怎么做,寶媽會嗎?番茄莧菜三文魚面可適合生病期間食用,好滋味易消化,接下來看看番茄莧菜三文魚面的做法。 番茄莧菜三文魚面 食材 莧菜20克、圣女果3顆、三文魚20克、面條30克、油少許 標簽 感冒發燒、腹瀉調理、不愛吃菜、混合搭配、各種面類、12m+ 難度 ★★ 1、莧菜20克洗凈剁成末。 2、圣女果3顆去皮切碎。 3、三文魚20克切成小塊。 4、鍋里水燒開后放入30克面條煮2分鐘。 5、放入三文魚和圣女果煮3分鐘。 6、三文魚變色、圣女果變軟后加入莧菜末再煮2分鐘,倒入少量油就好了。 小貼士 1、三文魚的脂肪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每周給寶
今天家里包餃子,剩了一些餃子皮,絕對不能浪費,拿來給娃做道美味。這個做法也算是快手啦,攪一攪,拌一拌,隨便一煎,營養大餐就做好啦!盒子餅的內陷非常有營養,鮮蝦搭配胡蘿卜,加了猴頭菇粉、寶寶醬油等調味,非常美味,口感Q彈Q彈的,再也不怕寶寶挑食。 【鮮蝦盒子餅】 食材 餃子皮 8張 鮮蝦 8只 小蔥 胡蘿卜15 g 姜片 猴頭菇粉 參考月齡:12月及以上 適用對象:對以上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月齡和做法只供參考,寶媽們根據自家寶貝情況合理調整,食材也可以替換成家里現有的食材~ 1、 準備食材:餃子皮 8張、鮮蝦 8張、小蔥 、胡蘿卜15 g、姜片、猴頭菇粉 2、 蝦去頭去尾,去蝦線 一手拿蝦,
母乳喂養,是寶媽們都會為寶寶的做的事情。但是母乳喂養似乎也不是那么簡單。比如會碰到寶寶不愿意吸奶頭。那么這么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寶媽在哺乳這件事上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很多寶寶似乎還不太會或者根本不愿意吸吮媽媽的乳頭,任寶媽怎么“擺弄”,寶寶就是不吃還哇哇大哭,這可怎么辦?寶媽別著急,請看下面的內容,一定會對你有幫助。 這時候你千萬別動了放棄喂母乳的念頭,因為再好的奶粉都比不上母乳的營養價值,寶寶不愿意或者不會吸乳頭可能和下面的幾點原因有關: 1、寶媽的乳頭過大,寶寶的嘴巴又太小,寶寶覺得含起來比較費勁自然就不想吸媽媽的乳頭。 2、寶媽的乳頭過小,這種情況下,寶寶將乳頭含在嘴里會變得吮吸困難且很難吸到乳汁,所以就會哇哇大哭,不愿意吸吮媽媽的乳頭。 3、寶媽的乳頭內陷,這種情況下,寶寶就更加不愿意吸吮
寶寶出生后,在喂養上面,我們要么純母乳,要么用奶粉,亦或者混合喂養。那么給寶寶調制奶粉時的錯誤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寶出生以后,或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寶媽無法進行母乳喂養,而人工喂養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很多寶媽反應:為何人工喂養的寶寶容易生病?而母乳喂養的寶寶這種情況要好很多,可能和下列因素有關: 1、牛奶中含有較多的酪蛋白,它含有一種氨基酸混合物,寶寶的腎臟未發育健全,不易排泄這種氨基酸混合物,可能會造成寶寶嘔吐現象。 2、牛奶中不含有可以消化脂肪的脂肪酶,而酪蛋白易形成難以消化的凝結塊狀物,小寶寶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健全,因為比較難分解這些凝結塊狀物,因而在寶寶體內就會消化緩慢,這也就解釋了奶粉喂養的寶寶不容易感到饑餓的原因之所在。這個原因還會造成寶寶大便比較硬,易發生便秘。 3、由于奶粉中的鈣和磷比較多,這兩
寶寶在降生后,寶爸寶媽們面臨的就是寶寶的喂養問題。不少家庭會給寶寶喂奶粉,那么該給寶寶喝多少奶比較合適?一起來看看吧。 許多家長在該給寶寶喝多少毫升的奶上犯了難,調制多了又浪費,調制少了有怕寶寶吃不飽,于是心中產生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寶寶該喝多少奶? 有的家長會一次性調制很多奶,然后分批次哺喂,寶寶愿意吃多少,剩下的奶等段時間加熱再次哺喂,其實這樣的做法欠缺妥當,因為寶寶在吸吮過程中,唾液難免會遺留在奶嘴上,幾個小時的時間足以滋生細菌。 寶寶喝了這樣的奶液容易發生腹瀉、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那么作為家長的我們如何才能夠知道寶寶該喝多少毫升奶呢?下面小編給各位詳細解說: 寶寶該喝多少奶?出現這個情況說明剛剛好 1、大部分寶寶出生的時候體重一般在6斤左右,家長可以調制先30毫升的奶,寶寶能夠很快吃完并滿意睡覺,說明寶
寶寶初期輔食如何添加?初期的添加輔食的目的主要有兩個:習慣固體食物,豐富寶寶食譜。那么該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 習慣固體食物 對于添加輔食,書上普遍的提法是,6個月以后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需要添加輔助性的食物來補充生長所需的營養。 注意這里的提法是,輔助性的食物。 對于1歲之前的寶寶來說,奶還是營養的主要來源,輔食只是輔助性的。 輔食的添加,特別是初期的階段,吃了比吃什么的意義更大。 不用太糾結第一口吃什么,吃什么才有營養,讓寶寶愉快的接受奶以外的食物是最大的目標。 豐富寶寶的食譜 剛開始不需要糾結吃什么更有營養,我們的目標是讓娃吃到更多品種的食物。 首先,初期就接觸更多品種食物的寶寶,會比
我們都知道,寶寶在六個月左右就可以添加輔食,那么真的這么簡單嗎?寶寶添加輔食前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人誤以為寶寶看著大人吃飯時嘴巴也吧唧吧唧動,就是需要吃輔食了,其實那只是正常的條件反射而已。 很多寶寶在3個月大時,已經具備這樣的反射,但3個月肯定還不可以添加輔食啊! 判斷寶寶是否已經準備好添加輔食 需要具備以下6個條件 【 已達6月齡 】 寶寶滿6月齡時(180天),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 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等權威機構都一致推薦嬰兒應該滿6個月(180天)添加輔食,而不再是以前的4-6個月!無論是母乳喂養、奶粉喂養、還是混合喂養的寶寶都是一樣的建議。 【 體重達到出生時的2倍 】 寶寶的體重已達出生
說到山珍海味,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燕窩魚翅,雖是名貴,但燕窩和魚翅營養卻并不理想。今天我給咱家的寶寶們搭配了一道低配版高營養的山珍海味——鮮蝦蘑菇豆腐煲。 我用了富含VC的西紅柿,加排骨湯打底,搭配了高鈣高蛋白的黑虎蝦和豆腐,以及富含礦物質的鮮蘑菇,還有富含各種維生素的上海青,最便宜的山珍海味,營養卻勝過燕窩魚翅。當然,味道也自然不會遜色。 原本清淡的豆腐和上海青,在浸滿酸甜濃香的的西紅柿排骨湯后,變得更加入味和爽口了,再配上肉質飽滿緊實,又鮮甜的黑虎蝦肉,還有軟嫩爽滑,鮮汁四溢的蘑菇,簡直是人間美味。 鮮蝦豆腐煲 營養分析 ①高鈣高蛋白:蝦肉和豆腐都富含優蛋白質和鈣,促進寶寶生長發育; ②高維生素+高礦物質:蝦、豆腐和蘑菇都富含各種礦物質,而上海青和西紅柿是富含各種維生素~營養全面 ③營養互補:西紅
寶寶在7~12個月大時,對碘的需求量略高于0~6個月,海帶即為含碘豐富的蔬菜類食材來源。海帶不同于其他蔬菜類,除礦物質外,亦含有豐富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 海帶芽蛋餅 ▌適合年齡 12M+ ▌用料 海帶芽(濕)10克 | 雞蛋2顆 | 低筋面粉60克 | 太白粉8克| 水120ml ▌做法 餅皮 1.將低筋面粉、太白粉、水攪勻成面糊。 2.使用不沾鍋以少許油熱鍋,倒入面糊,邊緣慢慢呈現透明后,即可準備翻面。 3.兩面都煎好即可擺在旁邊備用。 蛋餅 1.將泡軟之海帶芽與蛋打勻。 2.倒入攪拌好之蛋液,蓋上餅皮煎熟,用鍋鏟卷起來。 3.盛盤后切段即可。 ▌小貼士 1.餅皮之原料拌勻
你家寶寶身高體重都達標了嗎?寶寶12個月以內的身高和體重達標標準是多少?寶媽心里清楚嗎?接下來小編分享寶寶身高體重達標的一些參考。 寶寶的體重和身高是受很多的因素的影響,現在的寶寶生下來都不輕,雖然說標準的范圍在2500g到3000g左右,但是現在的新生兒普遍都是偏高的,這個跟孕媽的身體健康和孕期營養等各種原因都有關系,但是并不是孩子越重越胖越好,反倒是每個階段在每個階段的體重和身高的范圍內才是最好的,當然不達標也是比較嚴重的呢,那么寶寶12個月內的體重和身高到底多少才算達標和超標呢,下面的標準表也可給媽媽們做一下參考。 第一:寶寶體重身高參考表 第二:影響寶寶身高體重的因素 第三:新生兒身高體重的特點 新生兒體重增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前期出生后的10天左右由于受環境變化的影響會
訓練寶寶爬行的好處多多,該怎么訓練寶寶爬行呢?寶媽知道寶寶爬行有哪些好處?接下來看看訓練寶寶爬行的方法吧。 “你家寶寶這么快就會走路啦?真聰明!” “是呀,沒怎么爬,平時重視鍛煉站立走路,所以現在走得還不錯!” 這樣的對話,相信媽媽們平時應該聽過不少。不少爸媽認為,寶寶直接開始學走路更好!所以,現在不少寶寶甚至還不會爬就已經開始學習走路。 這種做法忽視了“爬行”對寶寶的重要性,也對“爬行”存在誤解,歸根究底是因為,爸媽不了解爬行對孩子身心發育的益處! 寶寶爬行好處多多 1、促進運動技能的發展 爬行過程中,寶寶的手腳、膝蓋、身體、手指、頭部等各個部位要活動起來,有助于加強手、手腕、手肘和肩膀的力量,能讓骨頭更結實、肌肉得到鍛煉、增強身體協調性,為日后的走路、奔跑、跳躍等大運動發展打下基礎,也能促進以后精
很多爺爺奶奶及爸媽都喜歡孩子能多吃點,那么孩子吃的多真的是件好事嗎?孩子之所以成為“巨嬰”,是因為得了一種名叫先天性瘦素缺陷癥的罕見疾病,這種病阻攔了大腦接受觸發飽腹感的信號,你覺得寶寶多吃點是好嗎?到底該如何把握這個喂養的度呢? 娃的饑飽感是天生的! 1胃容量,到底有多大?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胃從出生后,每一天都在慢慢擴張,胃壁也漸漸變薄,如果我們把胃容量當作水果來比喻的話,就相當于: 但是寶寶的饑飽,不一定與胃容量永遠呈比例,還與情緒、健康等息息相關。 2寶寶的饑餓信號分3個階段 第一階段:“媽媽,我餓了” 開始想吃奶的時候,寶寶會張開嘴巴,舔舔自己的嘴唇,頭轉過來轉過去。 如果周圍的東西不小心碰到了寶寶的嘴角或者臉頰,他還以為是媽媽的乳頭來了,便會立刻轉過臉去尋找。
寶寶真正需要補什么?很多寶媽問:“寶寶6個月大了,是不是需要補鈣補鐵了?”“給寶寶做了微量元素檢查,都有點不達標,需要怎么補?”“寶寶8個月大了,是不是該補營養素了?” 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大事,可不能耽誤了。 很多麻麻老是考慮是不是應該盡早帶娃去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測?是不是多給娃平時在家里多吃一些鈣片、口服液什么的?是不是應該買一臺機器放家里,沒事給娃測測? 特別提醒:不要盲目給寶寶服用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 在醫生看來,只要正常進食,合理搭配膳食,寶寶就不會發生微量元素缺乏。 你會可能會說,我明明給孩子做了微量元素檢查!真的不達標! 檢測結果只是一個參考 微量元素檢測只是一種篩查手段,其檢測結果只能作為參考數值來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不能簡單地靠檢測報告單上的數值做判斷,必須結合臨床癥狀才
寶寶何時才會走路?寶寶學會走路要經歷哪些過程?關于寶寶趴、爬、坐、站、走等發育過程,寶媽了解多少呢? 關于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時間,民間流傳有俗語:“一舉頭二抬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這句話很容易理解,即寶寶三個月會翻身,八個月的寶寶會爬行,一周歲的寶寶會走路。 不過,每個寶寶的發展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寶寶發育得早點,有的晚些,只要在正常的范圍內,大可不必跟“別人家的孩子”比來比去。 孩子大運動:趴、抬頭、翻身、坐、爬、站、走 趴排在第一位可見其重要性,嬰兒正確趴著有利于健康。 趴著可促進頸背部肌肉的發育,利于抬頭。 嬰兒清醒時趴著利于全身肌肉協調運動,利于大運動發育和小運動起始(握拳的小手逐漸張開),促進大腦對運動功能的控制。 趴著的時間根據寶寶情緒調節,可以適當用輔助工具。趴著
寶寶腹瀉體重不增是怎么回事?寶寶腹瀉體重不增的原因是什么?寶寶腹瀉體重不增會不會是牛奶蛋白過敏?如何應對看這篇就夠了。 前幾天診室里來個寶媽,邊說寶寶病情,一邊打哈欠,一臉疲憊。她說:“寶寶8個月了,混合喂養,最近拉肚子3周了,晚上睡覺經常哭,哭到很累才繼續睡覺,我們大人都被弄得身心憔悴,帶寶寶到其他醫院檢查,血常規、大便檢查都沒事,這到底怎么了?” 我檢查了下寶寶,體重發育中下,其他沒有什么異常,懷疑是牛奶蛋白過敏導致腹瀉,便叫她做皮膚點刺試驗和暫停喂牛奶,果然寶寶停牛奶幾天后就不再腹瀉,也證實了寶寶就是牛奶蛋白過敏。 現在牛奶蛋白過敏并不少見,但由于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的表現并沒有特異性,診斷比較困難,容易被忽略。 牛奶蛋白過敏是嬰幼兒最主要的食物過敏類型,發病率高達5-6%,還有1%到2%是母乳過敏。 一、
喂飯影響嬰兒發育嗎?如今你還在追著孩子喂飯嗎?能不能給寶寶喂飯,長期給寶寶喂飯有什么影響,接下來看看下文具體了解一下吧。 萱萱家的孩子已經3歲了。 到現在為止,每天到飯點的時候,家里就會上演老人還在追著孩子吃飯的劇情。 萱萱一開始覺得省心了,畢竟她不用像別的媽媽一直操心孩子三餐。直到前幾天,她發現鄰居家的3歲大的小朋友已經可以很熟練地自己吃飯,而且還吃得津津有味的。 萱萱不由得感慨:“我家寶寶一直都是要人家追在屁股后面喂,有時候不好好吃還會大哭大鬧的。怎么差別這么大。” 鄰居一聽,說到:“我們從吃輔食開始就盡量讓她自己動手了。最好放手讓孩子自己吃,要不然,大人操心是一方面,耽誤了寶寶的發育更不好。” 喂飯還會影響孩子的發育?也許你會覺得夸張,不就喂個飯,至于這么矯情嗎? 孩子這么小根本沒必要讓他自己吃飯,弄的滿地
母乳喂養
人工喂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
微量元素
生長發育